被撒出來引導(dǎo)輿論的,遠不止鐘嶸一人。
一時之間,群情激奮,民意被點燃,開始了對驚鴻會的聲討,與對陳宴的期盼
當棺槨駛到事先選定好的圓形高臺之上,下方早已隨之圍滿了,人頭攢動的安定百姓。
“有請肖長史致悼詞!”涇州官員兼任的司儀朗聲道。
肖鄰走上高臺,抹了抹眼淚,念道:“嗚呼哀哉!公之遽逝,如星沉于天,山川失色,萬民同悲。”
“方今之時,匪患未靖,公為保境安民,日夜操勞,殫精竭慮。”
“豈料山匪猖獗,竟施奸計,悍然行刺,公奮身抗敵,終因寡不敵眾,血染當場。”
“公之蒞任,德政昭昭。勸農(nóng)桑,輕徭役,百姓安居樂業(yè),倉廩漸豐;興教化,崇禮義,庠序之中,書聲瑯瑯,文風蔚然。”
“斷獄訟則明察秋毫,使冤屈得伸,公正彰顯;護商旅則不遺余力,保道路通暢,貿(mào)易興隆。其愛民如子之心,日月可鑒;其清正廉潔之操,高山仰止!”
“嗚嗚嗚!”
檐角銅鈴般的啜泣聲從人群中此起彼伏地漫開。
在致悼詞的流程結(jié)束后。
早已等候多時的陳宴,一襲素白長衫,拎著他制作簡易版擴音器,出現(xiàn)在高臺之上,素衣被風扯得獵獵作響,朗聲道:“我陳宴,今日懷著沉痛的心情,站在這里,站在明刺史的棺槨前,是想問諸位幾個問題,再說幾句心里話”
“敢問明刺史在涇州這些年,是否愛民如子?”
陳宴的聲音,在簡易版擴音器的加持下,幾乎是傳到了圓形高臺數(shù)十米內(nèi)百姓的耳中。
“是!”面對這靈魂發(fā)問,聽到的百姓沒有任何猶豫,齊聲應(yīng)道。
“那年涇州大旱,顆粒無收,明刺史頂著壓力,為了數(shù)十萬百姓的性命,開倉放糧賑濟災(zāi)民,你們可否還記得?”
“記得!”x10086
陳宴目光垂下,從左到右掃過,見鋪墊得差不多,情緒已經(jīng)被調(diào)動了起來,旋即模仿著柏林之聲,開啟了進一步的表演:
“那你們知曉你們的父母官,明刺史明大人,是怎么死的嗎?”
“那王母宮山上的驚鴻會賊匪,派此刻趁夜?jié)撊胫菅茫B續(xù)捅了明刺史三十八刀!”
“三十八刀啊!”
“渾身都是窟窿眼!”
“你們知道明刺史死前有多么痛苦嗎?”
“最后還砍下了他的頭顱,讓這位嘔心瀝血治理涇州十余年的父母官,死無全尸!”
“死無全尸!”
“而且,我手下探子還打聽到,那驚鴻會準備找面容相似者,來冒充明刺史!”
圖窮匕見。
顯而易見,陳某人就是為了這碗醋包了這盤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