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頭把縣衙的石板曬得發白,空氣里飄著麥糠被烤熱的干焦氣。
陳宴輕聲喚道:“阿炅!”
高炅應聲上前,躬身抱拳:“在。”
陳宴從懷中,取出剛才他們去準備材料時,事先寫好的紙條,捏在指尖,遞向高炅,目光掃過那袋粗布裹著的硝石,吩咐道:“按本府所寫的辦法,去將硝石提純!”
這就是陳某人敢現場演示,不怕被偷師的原因之一。
畢竟,硝石的提純,是制冰能否成功的重中之重。
要經“水浸-過濾-蒸發”提純(去除泥沙雜質,保證吸熱效率),按“每10升水配3-4斤硝石”的比例備足。
高炅雙手接過紙條,指尖觸到紙頁上未散的墨香,隨即躬身應道:“遵命!”
說罷,轉身大步走向堆放物件的角落,領著人開始照辦。
陳宴抬眼掃過人群,朗聲喚道:“孫功曹。”
孫象白正踮著腳往高炅那邊張望,聽見喚聲猛地回過神,忙不迭從官員堆里擠出來,快步上前躬身:“在。”
額角的汗珠順著臉頰往下滾,他卻顧不上擦。
只攥緊了腰間的綬帶等著吩咐。
陳宴舉起手來,指向遮陽棚下那堆木架與陶缸,指尖迎著強光,在地上投出短而直的影子:“去把木架按三列擺開,間距留夠兩尺,莫要擠著。”
“每組木架上放一個外層陶缸,缸底里頭,必須均勻鋪一層兩寸厚的稻草!”
(一寸是三厘米)
“遵命!”孫象白當即抱拳應下,聲音里帶著幾分雀躍。
他直起身時,目光飛快掃過那摞齊整的陶缸與稻草堆,轉身便沖身后兩個衙役招手:“你們倆,跟我來!先把木架挪到棚下陰涼處,再搬陶缸,動作都輕著點!”
幾人腳步匆匆。
木架在石板上拖出的輕響。
孫象白正指揮著衙役調整木架間距,陳宴的目光已落在人群后的宇文襄身上,聲音放輕了些,卻足夠清晰:“阿襄。”
宇文襄聞言,快步走到跟前抱拳躬身:“在!”
陳宴側身對著遮陽棚下的陶缸,指尖在內外兩層缸壁間虛虛比了比:“你帶兩個人,把內層小陶缸逐個放進外層缸里,務必讓兩缸之間的縫隙處處均勻,差半分都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