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頭陣的是太子夫婦。
太子妃雙手捧著一只樸素的紫檀木匣,太子謝元宸在皇后面前恭敬打開。
匣中放著一卷墨色凝重的《金剛經》手抄本和一幅針法精妙的佛經繡品。
“母后,”太子朗聲道,“許州大旱,黎民維艱。兒臣遵懿旨,儉省為要。此乃兒臣沐手恭抄的《金剛經》,為母后祈康壽;另有太子妃日夜虔繡的佛經一卷,焚香禱祝,祈佑災消雨降。”
而后太子妃與太子一同開口:“兒臣恭賀母后,千秋萬歲,松柏長青。”
“好孩子,有心了。”崔皇后笑意盈盈地命身邊的大宮女收下了禮物。
他們送完了賀禮,便輪到了景王謝明奕。
眾人望了過去,都想知道他會送什么,不會也是手抄佛經和刺繡吧?
只見景王謝明奕手捧一個粗陶小花瓶,里邊插著幾枝還帶著露水的野花。
景王妃林婉知跟在一旁,抿著唇,臉漲得通紅。
謝明奕卻恍若不覺周遭異樣的目光,朗聲道:“恭賀母后生辰千歲!此乃兒臣今晨特意踏露親至西山采擷的草木之花。”
“兒臣想著,母后心系黎民,定不愿見那些奢靡之物。此等山野草芥,正合母后體恤萬民、與百姓共甘苦之心。愿母后如這野花一般,百折不撓,歲歲常青!”
文昭帝的眉頭頓時皺了起來。
崔皇后臉上的笑意也淡了幾分。
眾人抿著唇,一言不發。
景王這番話明褒暗貶,說什么百折不撓,歲歲常青,實際上不就是暗諷皇后上不得臺面,只配得上這些野花野草么。
唯有王貴妃和太后,還有謝明奕臉上都帶著笑。
眾人都替皇后捏了一把汗。
若是訓斥景王,倒顯得她嫌棄這山野之物,心胸狹隘,容不得這份“別致”的心意。
可若是不訓斥,任由他以體恤之名行輕慢之實,皇后的威嚴又置于何地?
豈不是默認了自己只配得上這山野草芥,甘愿被他如此輕賤?
就在眾人思索著是不是說點什么時,永安王謝翊寧就一步躍上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