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等正是為了江山社稷,為了杜絕后患!”
“烈國公,防微杜漸的道理您不明白嗎?若真有萬一,誰承擔得起?!”
文臣們不甘示弱,引經據典,針鋒相對。
太子謝元宸給了自己人一個眼神,大理寺少卿當即站出來幫著烈國公說話。
“烈國公所言極是,此刻將鎮北大將軍召回,乃正中敵人下懷,令親者痛,仇者快!”
“屆時,我軍臨陣換將,軍心浮動,若丟失城池、損兵折將,這罪責哪位大人承擔得起?”
……
一時間,金殿之上吵作一團,儼然分成了立場鮮明的兩派。
一派主張召回棠云婋。
一派力主繼續重用棠云婋,嚴斥北境離間之計。
烈國公看了老太傅一眼。
婋婋可是他未來親孫女婿的親妹妹,怎么著也算沾親帶故,他不出來說兩句?
陸老太傅這才慢條斯理地站了出來。
“僅憑蠻子幾句謠言,便要懷疑鎮北大將軍的忠心,諸位難道不擔心寒了前方將士的心嗎?”
他一開口,朝堂上一靜。
陸老太傅這才繼續道:“再者,鎮北大將軍棠云婋,不僅是臣子,更是皇上親封的未來的永安王妃……”
他最后一句提醒了在場的大臣們。
棠云婋可是帝后親選的王妃。
不相信她,那豈不是在質疑皇上皇后眼神不好,識人不清?
殿內一時鴉雀無聲。
高坐龍椅的文昭帝目光緩緩掃過朝中大臣,最后落在了柱邊那位須發皆白,看似昏昏欲睡的相爺孟華淳身上。
“孟相,”皇帝聲音平穩,聽不出情緒,“此事,你怎么看?”
被點名的孟華淳這才仿佛大夢初醒,顫巍巍地抬起頭,渾濁的老眼費力地眨了眨,一副老態龍鐘的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