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這些鋪在地上的金磚,真的令人震撼,但我還想靠近墻壁,看看是不是跟檔案上記載的一樣,上面刻滿了佛經經文。我將照相機裝好后,看著白茫茫的四周圍道:“舅爺,咱們現(xiàn)在做什么?”
“做什么?還能做什么,咱們不是來盜墓的,現(xiàn)在先找到李賴頭,然后盡快想辦法出去,這里不是什么好地方。”舅爺說著話,用手電筒四處照射,但四周圍全部都是白茫茫一片,什么都看不清楚。
“走,跟我去那邊看看,但一定要注意腳下,知道嗎?”舅爺一邊說著,一邊用手電筒照著前面輕手輕腳的走去。
我看著舅爺的樣子,非常明白他的做法。古墓之中非常危險,機關暗道可以說是隨處可見,不過基本上都在墓道里設置,墓室里很少有設計這種機關的。
不過也有例外,但泰東陵應該沒有,按照乾隆對他老娘的孝敬之心,如果在墓室的后殿就設置大量的機關,那樣對于死者也是大不敬,而且乾隆的墓室里也并沒有在墓室的后殿設置機關,所以這個地方除了霧氣大一點外,基本上還算是安全的。
舅爺小心翼翼的朝著前面慢慢走,基本上每走一步都要停下來仔細的聆聽周圍有沒有什么異響。
就這樣大概走了十幾分鐘,走在最前面的舅爺擺了擺手讓我們幾個人停了下來。我走到前面問道:“舅爺。怎么了?”舅爺指著前面白茫茫的一片道:“前面應該就是墻壁了,你們在這兒等著,我去看看。如果沒有危險的話我喊你們你們再過來。”
我點點頭,就見舅爺一個人慢慢的朝前走去,大概走了半米不到,爺爺朝著我們揮了揮手道:“好了,過來吧。”
我們沿著舅爺的腳步走了過去,就見舅爺此時已經站在白色的墻壁旁站著了,墻壁上密密麻麻的雕刻著滿文。看樣子應該是佛經無疑。
見到這些佛經我非常興奮,從包里拿出相機一個勁的拍攝。拍了大概四五張照片之后,電源顯示沒有多少了,看樣子我只能是被迫關機,等到需要的時候再拿出來拍攝。
我有些戀戀不舍的將照相機放回包里。仔仔細細的看著墻壁上的這些經文。
我并沒有學習過滿文,不知道上面雕刻的經文是哪一種,但我知道,這面白色的墻壁非常珍貴,在大清國這可是第一個在墓室里雕刻佛經的大型墓葬,對于了解清代這種佛經墓葬有很大的幫助。
墻壁上白色的石墻看上去非常厚重,而且上面密密麻麻的雕刻滿了經文,看樣子這位老佛爺生前還真是佛教的虔誠信徒。
我仔細的觀察著每一個文字,但霧氣給我的空間并不算大。除了一米之內的能夠看清之外,其余的根本就看不太清楚,早已經被霧氣籠罩了。
舅爺看我忙碌的差不多了。對我們三個道:“現(xiàn)在還沒什么危險,咱們最好是順著墻根走走,先把這里的面積搞清楚,這樣才能更好的找人。”
我們幾個人點頭,舅爺說的很有道理,就跟著舅爺順著墻根首先朝右面走去。
同樣是舅爺走在最前面。時間不長,舅爺就走到了一個死角。輕聲對我們道:“咱們要轉彎了,后面的跟上,別迷路了。”
我們幾個人點頭,隨后舅爺小心翼翼的溜著墻根慢慢走,走著走著,我就覺得四周圍雖然是濃霧唉唉,看不清楚一米以外的空間,但總好像有一雙眼睛在盯著我們,似乎我們的一舉一動都在那雙眼睛的監(jiān)視之下,令人不敢妄動。
又走了十幾分鐘,這堵墻最終是到頭了,又是一個直角轉彎處,看樣子這個墓室的寬度大概在十三米左右,長度還不敢說,不過就算是十五米的寬度也足夠了。
這樣的一個巨大的地下墓室,就算是乾隆皇帝的墓葬寬度也不過才十五米左右,看樣子乾隆皇帝對于這個老娘所建制的帝制墓葬的規(guī)格真是很高。
光緒皇帝的墓葬寬度也就是十來米,根本無法跟他老祖母的墓葬規(guī)格相提并論,要知道,光緒皇帝那可是帝制的陵寢。
我們繼續(xù)朝前面走著,舅爺大概走了十幾米后,突然不再走動,我上前問道:“怎么了舅爺?”舅爺指了指腳下道:“應該到明床了。”
“明床?”我愣了一下,隨即看向腳下,果然,舅爺的腳下是一個用金磚堆砌起來的高臺,大概有四十公分左右,看上去非常華麗,用手電筒一照,散發(fā)出奕奕金光。
“恩,應該沒錯,明床上應該就是放置那位孝圣憲皇后的棺槨,如果不出意外的話,這個明床之上應該只有一具棺槨。我點了點頭說道,舅爺想了想,隨即一只腳輕輕的踏上了明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