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俊和考察團成員,乘車前往馬德里的最后一站考察。
轎車緩緩駛入馬德里的市中心,仿佛一只小船滑入了色彩斑斕的河流。
車窗成了天然畫框,一幀幀繁華街景撲面而來。
窗外是繁華熱鬧的卡斯蒂利亞大道,鱗次櫛比的建筑,裹挾著歷史的厚重與現代的活力,從眼前掠過。
陽光透過玻璃,在車內灑下細碎的金斑。
一行人來到老城區的馬約爾街。
馬德里老城區的景點布局緊湊,步行游覽極為適宜。漫步其中,張俊被馬約爾街的繁華所吸引。
這條街道兩旁,商店與餐館星羅棋布,戶外咖啡座和餐桌旁,陽光下的食客們享受著悠閑的時光。
街道兩旁,各式各樣的商店與餐館錯落有致地排列,構成了一幅生動的市井畫卷。
陽光灑落在街道上,不時傳來歡聲笑語,為這條古街增添了幾分生機與活力。
漫步在馬德里老城區的街頭巷尾,藍天下的古樸街景與陽光下的喧囂鬧市交織成一幅絕美的風情畫卷。
鮮活的百態民風、琳瑯滿目的商品與美食,無不讓人沉醉其中、流連忘返。
老城區的街道混合了古樸和現代的元素,展現了馬德里獨特的都市魅力和生活質量。
這座城市的迷人之處不僅在于其豐富的歷史文化,更在于其與當代生活的和諧融合。在這里,每一個轉角都似乎藏著一個故事,每一段旅程都是獨特的體驗。
張俊最大的感受,就是這里的老城區,和現代化結合得很自然,不會給人突兀的感覺,就好像一直以來便是如此。
在歐洲三國的考察結束后,張俊對南方省城的舊城改造,也就有了全新的理念和設計思路。
當天晚上,也是張俊即將離開歐洲的前夜。
張俊坐在酒店的陽臺上,雙手在筆記本電腦上不停的敲擊。
像馬紅旗、徐沛生等人,更喜歡用筆寫字。
而張俊這樣的新生派青年人,則更喜歡使用電腦辦公,覺得更有效率。
這也是傳統和現代的交替更新。
不能說誰的方式更好,只能說各有所好,只要能完成工作,那就是好方式。
數字時代,科技越來越發展,電子產品越來越普及,但還是沒有淘汰掉手寫的方式。
手寫沒有被淘汰,主要原因,是在認知發展、記憶強化、特定場景應用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優勢,同時技術進步也推動了其在數字時代的創新應用。
同樣的道理,在城市的更新換代方面,老城區并不能一味的淘汰,而應該賦予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