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行檢查,先生們。”
中尉的視線在彼得羅夫和李海鎮的臉上迅速掃過,“請出示你們的身份證件和入住登記。”
彼得羅夫心中警鈴大作,臉上卻堆起一絲被打擾的不悅和商人的圓滑:
“哦?警察同志,這么早?我們正準備退房趕火車呢。”
他一邊說著,一邊配合地掏出偽造的波蘭身份證件(化名:卡齊米日·諾瓦克)和酒店房卡。
李海鎮(化名:揚·科瓦爾斯基)也沉默地遞上自己的證件。
中尉接過證件,仔細查看,手指在照片和本人之間來回比對,目光尤其銳利地審視著李海鎮——
過于平靜、缺乏波動的眼神,略顯僵硬的姿態,在經驗豐富的警察眼中,本身就是一種不協調的信號。
“諾瓦克先生,科瓦爾斯基先生……”
中尉慢悠悠地念著名字,目光在兩人簡單的行李上掃過,“從波蘭來?商務目的?具體是做什么生意?”
“建材貿易,中尉先生。”
彼得羅夫流暢地回答,報出了一個預先編好的、在波蘭和烏克蘭邊境確實存在的公司名稱,“主要是來利沃夫考察一下本地木材和石材供應商的情況,順便看看有沒有合作機會。”
中尉瞥了一眼名片,沒有接,而是將證件遞給身后的警員進行聯網核查,繼續盯著李海鎮:
“科瓦爾斯基先生,您似乎不太愛說話?身體不舒服?”
李海鎮微微搖頭:
“抱歉,長官。我昨晚……沒睡好。”
他恰到好處地揉了揉太陽穴,露出一絲疲憊。
就在這時,拿著手持終端的年輕警員湊到中尉耳邊,低聲說了幾句。
中尉的眼神瞬間鎖定了獵物。雖然終端顯示證件“有效”,但警員報告說兩人昨晚才入住,今早就匆忙退房,且沒有任何實質性的商務活動記錄,這與他們聲稱的“考察”目的明顯不符。
更重要的是,系統提示這兩個身份近期在邊境檢查站有入境記錄,但缺乏更詳細的背景信息,這本身就值得高度警惕。
“諾瓦克先生,科瓦爾斯基先生,”中尉的手按在了槍套上,“你們的證件……有些地方需要進一步核實。另外,我們接到舉報,稱這家酒店有‘形跡可疑人員’出沒。為了大家的安全,也為了洗清你們的嫌疑,請跟我們回一趟警局,配合做個詳細的筆錄。放心,很快,不會耽誤你們太久趕火車。”
他嘴上說著“很快”,但彼得羅夫和李海鎮都捕捉到了他話語中隱含的關鍵信息——
“和反間諜部門的人員進行會面交談”。一旦被帶回警局,面對SbU的專業審訊和更深入的身份核查,他們的偽裝被徹底撕碎只是時間問題。
彼得羅夫和李海鎮瞬間交換了一個眼神——
必須立刻脫身!
就在此時此地!
“當然,當然,配合警方工作是公民的義務。”
彼得羅夫臉上擠出無奈又配合的笑容,身體卻微微調整了角度,擋住了右側警員的視線。
李海鎮則看似順從地點頭,左手卻極其隱蔽地解開了外套最下方的紐扣。
三人被“護送”著走向電梯,兩名年輕警員一左一右夾著李海鎮,中尉緊跟在彼得羅夫身后。
電梯下行到一樓大廳,穿過幾個早起的、投來好奇目光的旅客,走向停在酒店側門外的一輛沒有警燈標識的深藍色廂式警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