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透過第聶伯河畔國際防務與安保技術展銷會巨大穹頂的玻璃天窗,被切割成無數冰冷銳利的光柱,斜斜地投射在熙熙攘攘的主展館內。
空氣中彌漫著昂貴的皮革、拋光金屬、新印刷品、咖啡以及一種難以言喻的、屬于權力與尖端殺戮技術混合而成的獨特氣味。
李海鎮和彼得羅夫穿著質地普通、剪裁合身的深色西裝,混跡在涌動的人潮中。
他們胸前掛著藍色通行證,手里各提著一個不起眼的黑色硬殼工具箱。
安檢口一道道森嚴的掃描儀、嗅探犬和sbu特工冰冷審視的目光,最終都放過了這些被精心偽裝過的金屬與塑料部件。
“剛才過安檢時,你聽見那個sbu特工敲打掃描儀的聲音了嗎?”
彼得羅夫低聲問,目光仍平靜地掃視著前方。
“聽見了,”李海鎮的嘴唇幾乎沒動,“他敲了三次。最后一次就在你箱子旁十公分。”
“我以為他發現了嵌在皮革層里的刀身。”
“但他轉向了旁邊那個帶著重型裝備箱的美國人。”
李海鎮說,“我們的偽裝是完美的。無人機支架的承重桿看起來就是承重桿,工具套件里的‘特殊配件’就是配件。”
他們邊說邊邁步向前,靴底踏在光潔如鏡的大理石地面上發出輕微回響。
巨大的主演講臺矗立在展館最醒目的位置。
聚光燈牢牢鎖定在中央那個穿著筆挺將軍制服的身影上——
烏克蘭武裝部隊總司令,亞歷山大·斯坦尼斯拉沃維奇·西爾斯基。
他正對著麥克風發表開幕演講,聲音通過環繞立體聲系統清晰地傳遍場館。
“他在說‘國家主權’和‘歐洲盾牌’。”
彼得羅夫輕聲道,嘴角帶著一絲幾乎看不見的冷笑。
“還有‘技術革新’和‘堅定決心’,”李海鎮補充,“一如既往的宏大詞匯。”
臺下,是黑壓壓一片的聽眾。
前排是高官顯貴,中間夾雜著西方面孔——
北約國防官員、軍事顧問和軍火企業代表。
李海鎮不動聲色地掃過演講臺區域。
“不是時候。”
他的聲音淹沒在演講聲浪里。
“貼身保鏢四人,呈半圓形站位,”彼得羅夫接話,裝作漫不經心地掃過控制臺,“sbu便衣兩人,在側后方控制臺。二樓廊道上有觀察員。”
“真正的狙擊手在更高處,”李海鎮說,“至少三個可能的狙擊點,我都標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