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無法徹底擺脫阿倫艾弗森,雷阿倫直接向內線的拉希德華萊士要了一個擋拆掩護。
后者心領神會,立刻拍馬趕到。
借著拉希德華萊士的擋拆掩護,雷阿倫終于擺脫掉了阿倫艾弗森的糾纏,然后在凱文樂福的防守還未感到之際,直接一個后撤步,來到了三分線外,然后再次高高躍起,三分球快速出手!
此時的雷阿倫還不是后期那個嚼口香糖,嚼的嘴巴子和投籃準星都有些歪的歪嘴射手。
所以這記借擋拆掩護后的快速三分球出手依舊穩穩的命中了籃筐。
“臥槽!我君子雷牛逼啊!”
“怎么突然感覺有種科比、麥迪的既視感,有木有?”
“早就應該重用我大阿倫了!里弗斯那個該死的禿驢!如果早早就將主攻權交到雷阿倫的手上,我們也不會再上一場比賽敗的那么慘!”
隨著雷阿倫連續命中兩球,得到五分,看臺上的波士頓凱爾特人隊的球迷們開始激動的為雷阿倫加油吶喊起來。
坐在球場邊的蔡明也忍不住的感慨道,
“雷阿倫真是位不可多得的好球員啊!”
蔡明清楚的記得在原始空有不少人拿雷阿倫和雷吉米勒這兩位聯盟歷史上偉大的三分球神射手做比較,但大多數人都認為雷阿倫是更優秀的那個。
原因很簡單,除了個人榮譽方面雷阿倫要強于自己的前輩雷吉米勒以外,雷阿倫在進攻的全面性上也要優于雷吉米勒。
看過巔峰期君子雷打球的老球迷們都知道,雷阿倫除了擁有著優秀的三分球投射能力以外,同時還兼具極佳的持球進攻能力與中距離投籃能力,巔峰時期雷阿倫所展現出的過人突破能力和扣籃的爆發力絲毫不遜于四大分位!
密爾沃基時期的雷阿倫就是以突破見長,曾經在2001年的東部決賽中,面對著阿倫艾弗森所率領的費城七六人隊,單場砍下41分!其突破過程中展現出的極強爆發力和身體控制能力,甚至還在比賽中完成過飛躍籃筐的扣籃動作。
西雅圖超音速時期的雷阿倫,則更多的是以持球擋拆和突破中距離投籃來終結比賽,其中距離投籃命中率高達487,無球跑動占比62,場均可以轟下251分,成為了當時聯盟頂級的無球得分手。
也就是來到了波士頓凱爾特人隊之后,為了團隊的榮譽,集體的利益,雷阿倫這才放棄了球權,完全的打起了無球。再加上他那謙謙君子的性格,這才讓后期的雷阿倫從三巨頭逐步淪為了角色球員。
試想一下,即便是強如科比布萊恩特,勒布朗詹姆斯,如果在比賽中的大部分時間里,根本無球在手調整狀態,只能等待隊友那施舍般的傳球,才有出手機會,而一旦命中率不佳,就會受到質疑、指責,甚至是詆毀,這踏馬的簡直就是非人待遇好不好?
(這里和兄弟們澄清一下,本書對于nba不同時代的戰術打法并沒有主觀的去評判孰高孰低,主角作為穿越者,只是把所處小球時代的戰術打法適當的引用并進行改造升級,目的只是為了豐富球隊的進攻體系。至于每次選秀之后的操練三分球,就是為了配合姚明或內線強打,或拉到外線組織的戰術多樣性。就像有位書友在評論時寫到的那樣,三分球滿天飛之前的聯盟雖然更加激情和熱血,但球場空間的開發并不充分,整體的戰術過于單一,大個子的優勢太過明顯。而主角所做的正是將球隊的戰術更加豐富化,至于哪種打法最優,那要根據實際對手以及具體的對陣情況而定,而主角有著姚明這個大殺器在手,哪種戰術打法都可以玩的賊溜!正如偉人說的那句話,管他黑貓白貓,抓到耗子的就是好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