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荏苒,距離那場震驚全球的“金融湮滅日”已經過去了整整三十天。
在這個被稱為穢域英雄競技場的地方,文岳小隊以及兩位強大的存在——白燁戰神和楚七教官——幾乎將他們所有的時間都傾注于此。除了在湮滅日當天,他們曾在“湮滅基金”總部短暫地露過一面外,其余時間都完全沉浸在這個充滿挑戰與機遇的世界里。
他們充分利用了競技場中的“瀕死傳送”規則,展開了一場又一場地獄般的特訓。
在這三十天里,文岳小隊的成員們不斷地挑戰自我,突破極限。尤其是文岳,他對“火球術”和“魔能沖擊波”這兩種技能的組合運用已經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境界,成為了他的本能反應。
在“快速施法lv36”的強大加持下,文岳每秒都能傾瀉出數千萬道魔法飛彈,如暴雨般密集而猛烈。他瘋狂地施展著魔法,仿佛不知疲倦,只為了能在“魔法辭條”中提升那看似微不足道的“射程增加”選項。
而“魔法護盾”則成為了文岳重點磨礪的對象。他毫不畏懼地主動用自己的身體去承受白燁戰神和楚七教官的強力攻擊,然后在回時術的作用下,讓護盾在“破碎-修復”的循環中不斷得到錘煉。
就這樣,文岳通過這種方式,讓“魔法護盾”在“魔法辭條”的潛移默化下,逐漸增強著它的絕對防御力。
在道韻空間中,文岳領悟了已故賀老的絕技——“時空風暴”。這門絕技不僅是他的底牌,也是他修煉道路上的一大難點。
“時空風暴”這一技能涉及到深奧的時空法則,其威力極其強大,但同時也非常不穩定。每次施展這一技能,都需要消耗大量的精神力和能量,而且稍有不慎就可能引發不可控的后果。
為了掌握這一絕技,文岳在白燁戰神的看護下,不斷地嘗試引導其雛形。他的目標是在一定范圍內引發時間流速的紊亂或者空間的撕裂,但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每一次嘗試,文岳都需要全神貫注,小心翼翼地控制著能量的流動。然而,由于這一技能的不穩定性,成功的幾率非常低。即使是在白燁戰神的守護下,每次嘗試也都伴隨著巨大的風險,稍有差池就可能導致嚴重的后果。
不僅如此,每次嘗試還會讓文岳的精神力承受巨大的壓力,甚至可能會導致精神力的透支。因此,他必須在一次次的失敗中不斷總結經驗,調整自己的方法和策略,才有可能最終掌握這一絕技。
譚浩,這位圣靈斗士,對于“神圣不死”這一技能的運用已經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境界。他對技能冷卻時間的計算精確到了毫秒級別,仿佛這已經成為了他身體的一部分,自然而然地融入到了他的戰斗節奏之中。
為了提升自己的實力,譚浩每天都在拼命地修煉。他不知疲倦地揮舞著手中的武器,對著文岳的魔法護盾進行著猛烈的劈砍。每一次劈砍都帶著他對力量的渴望和對進步的執著。
值得一提的是,譚浩的第一天賦是每劈砍1000次就能提升一點攻擊力。顯然,他對之前在懸空蒼穹秘境中的表現并不滿意,所以現在他修煉得格外起勁,希望能夠通過不斷地劈砍來提升自己的攻擊力。
與此同時,謝蒼天,這位斗狂,也在不斷地突破自我。他的“威能狂暴攻擊”技能在爆發時機和僵直規避方面已經趨近于完美。在他天賦的加持下,他現在能夠在一瞬間出拳萬次有余,如此恐怖的攻擊速度令人咋舌。
不僅如此,謝蒼天的“炁化拳術”在遠程打擊范圍和威力上都有了大幅提升。這得益于他對斗炁的修煉已經達到了可以將他托舉飛起的程度,使得他的拳術威力更加強大。
此外,謝蒼天還在努力修煉“不死狂暴”這一技能,并成功地將其提升到了第二階段。這一技能成為了他在關鍵時刻的生命保障,讓他在戰斗中更加無后顧之憂。
孫十四,這位戰斗巫師擁有令人驚嘆的第二天賦——“銘刻之眼”。這一獨特的天賦不僅使她能夠精準地復制敵人的魔法,還能嘗試幫助文岳解析“時空風暴”的雛形波動。
在戰斗中,孫十四展現出了非凡的實力和技巧。她的“銘刻之眼”如同一個強大的工具,讓她能夠迅速洞察敵人魔法的奧秘,并將其復制下來。這不僅為團隊帶來了更多的戰術選擇,也讓她在面對各種復雜的魔法攻擊時游刃有余。
而更為驚人的是,孫十四的“進階釋放”技能得到了大幅度提升。現在,她可以單次在魔法杖里存儲高達300個魔法,并一次性釋放出來。這種強大的魔法釋放能力使得她的攻擊威力得到了極大的增強,魔法遞增威力已經達到了令人咋舌的12。
與孫十四不同,范思思是團隊中的圣·循道者,她是團隊續航的核心人物。自從她獲得了賀老殘存的指甲,并沾染了末日之力后,這股強大的力量與她自身的神力相結合,竟然催生出了一種前所未有的新魔法——守護神音。
守護神音具有對魔法抵抗的極高效果,這使得范思思在戰斗中成為了一個不可或缺的存在。除了為隊伍恢復體力外,她幾乎將所有的時間都用于苦練守護神音,不斷提升自己對這一魔法的掌握程度。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這連續三十天的高強度“霸場”行為——對穢域英雄競技場的長時間霸占,竟然引發了一場軒然大波。這種極端的行為導致了怨氣的不斷積累,最終達到了一個令人震驚的頂點。
盡管如此,白燁戰神和楚七教官的存在卻猶如兩座不可撼動的山岳,他們的威嚴和實力讓那些心懷不滿的人望而卻步。更不用說,文岳小隊所展現出的恐怖實力以及其背后強大的后臺,更是讓人不敢輕易挑戰。
面對這樣的局面,那些心存不滿的人雖然心中憤怒,但卻只能將這種情緒深埋心底,不敢有絲毫表露。他們不敢對白燁戰神和楚七教官有任何不敬之舉,更不敢對文岳小隊發起直接的挑戰。
于是,這些人只能將內心的憤怒轉化為一種更為瘋狂的自我修煉。他們夜以繼日地埋頭苦練,希望有朝一日能夠一雪前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