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臉臣子叫住士兵:“你繼續(xù)說剛才說的那個敵人,很高,鎧甲很好,還有嗎?”
士兵:“那個人簡直太厲害,他站在我們面前就像一座山一樣,我連一點光都曬不到,而且他能一只手就把人提起來。一錘子就能砸死我們一個人,而且我們還拿他沒辦法。根本打不過。”
這話令這些聽者不太相信,更多的是震驚。如果真有那樣的人那究竟是怎樣的人?
國君:“兩千人我們現(xiàn)在還真沒有。所以這么多人的支援就別想了。”
士兵著急:“那我們怎么辦?我們的人回來告訴我們,敵人的數(shù)量完全把那片林子占滿,要是他們沖過來,我們這點人根本不夠,他們就算拿人命填我們都得輸啊。”
國君心情激動:“他們真有這么多人?”
士兵:“千真萬確。”
沒人再說話。
怎么增員的問題一時間變成怎么增夠員的問題。
中年臣子:“我們不如去找周圍兩個地方借兵?”
年長臣子:“都已經(jīng)多少年有矛盾了,不行,不可能的事。”
中年臣子:“我們不和他們說舊情,就和他們說利弊,只要我們一死,那打進(jìn)來的這些人怎么可能放過他們兩個?連我們都打不過那些人,他們兩怎么打的過?”
國君:“那你的意思是?”
中年臣子:“我就是想,用我們現(xiàn)在的敵人逼迫他們幫助我們,然后我們借這次機會和他們修復(fù)關(guān)系,就算一次修不好也不著急,不然一直這樣兩眼對著看,誰看誰都不順眼。鄰居的關(guān)系都要搞好,更何況以前還是兄弟。”
國君:“這種辦法你先放下,我還沒想過那方面的事,有一些事情你們不知道,所以這里面比你們想的更復(fù)雜。這類話就不要再提,好好想辦法解決當(dāng)下的困難。”
他們一共想辦法湊出一千多可以打仗的人。后面還能湊一千出來,只不過需要些時間。應(yīng)付當(dāng)下應(yīng)該是夠了。
準(zhǔn)備一天后,第一波援兵出發(fā),可就在一千援兵出發(fā)當(dāng)天的下午,就有人回來報自己這邊死傷過半,急需增援。這次援兵還在路上,前線就已經(jīng)告急。
國君感到很不爽:“怎么這么耗人?那么大個地方,我們還是優(yōu)勢,怎么這么快就又傷亡過半?”
士兵:“懇請大王出兵救援!”
國君身邊的人:“今天中午剛從大路走,你是走小道沒看見嗎?”
士兵確實走的是小道。
原以為這些增援就夠了,三天后,第二批援軍出發(fā)。本以為這次就這樣過去,這么多人一定守得住,但才放心兩天,就又有人過來。
國君:“這次又怎么了?”
士兵:“將領(lǐng)死了好多,沒人能阻止我們,那些新到的人被嚇破膽,一晚上跑了不少。”
國君差點一個手抖把杯子摔碎。
國君:“跑了多少?”
士兵:“就剩兩百出頭。”
杯子被摔碎。
士兵被嚇的一哆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