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子見徐君猶豫,便進一步說道:“徐君,若約國亡國,敵軍得勢,徐國、成國便是其下一個目標。屆時,徐國孤軍奮戰,又怎能抵擋敵軍的鐵蹄?”
臣子:“若徐國、成國皆亡,大同國的百姓將陷入水深火熱之中,這與徐君的仁愛之心相悖。再者,若徐國出兵相助,約國定當銘記于心,日后徐國有難,約國自當全力相報。唇齒相依,互幫互助,方為長久之計。”
徐君立刻反駁:“你一張嘴讓我怎么信你,信你你說的以后我們有難你們來救?”
臣子:“以后的事還要以后再說,可如果您現在不下主意,那我們一旦滅亡,就不存在以后你們困難我們幫你的可能了。到時候就算我們想幫也無能為力。”
臣子:“而且這次的敵人真的不同尋常,他們野心極大,光是拿下我們還不夠,他們人多勢眾,如果我們沒能給他們造成足夠的創傷,他們就還有余力攻打你們。那時候你們的安危也不再像現在這樣。”
臣子:“我們知道你們其實想看我們遭殃,但我們這次一旦真的沒了,下一個遭殃的就是你們,一切災禍都是我們從最先開始,是你們最好的屏障。還望徐君伸出援手。”
徐君:“哼!這就是你求人的態度!”
臣子:“我真的是將事實告訴徐君,您是知道我忠心于原大同的國君,所以不忍心看到你們兄弟三人分裂,把這里分割,冷眼相待。還請您看在昔日老國君的份上出兵。”
徐君:“回去吧。”
臣子磕響頭,連磕四個。
再叫:“徐君!”
徐君:“回去吧。三日后你會看見結果。”
中年臣子不得不走,又花兩天日夜兼程趕路,第三天見到成國國君。成國的國都和約國國都很近,大半路程都在徐國那里。
面前的成君身姿挺拔,目光銳利,透著一股不容小覷的威嚴。臣子呈上書信,成君接過信,冷笑一聲,說道:“約國與我國向來不和,現在約國有難,正是我國擴張疆土的大好時機,你來勸我出兵相助,豈不是癡人說夢?”
臣子面色不改,沉聲道:“成君,大同國雖已分裂,但血脈相連,唇齒相依,您不可能做出這種趁火打劫親兄弟的事。”
成國國君嗤笑:“你怎么知道我不會做出那種事?我就告訴你!我盼我大哥死都盼的等不到明天!”
臣子:“這次敵人非同一般的強,有像山一樣的壯士,也有弓箭精準的弓手,我們已經快撐不住。約國如今面臨強敵,若亡國,成國又能獨善其身?若成君此時坐視不理,待敵軍得勢,成國又將何去何從?”
成君:“要我是和那些人結盟呢?”
中年臣子:“他們只想把這里都拿下,他們要是想結盟,也會先和最強大的我們結盟,而一上來就打到我們的夾谷口,是根本不需要和我們結盟,既然都不需要我們,那比我們要弱小很多的你們,又憑什么讓他們和你們結盟?”
成君沉默良久,最終緩緩點頭,說道:“好,你說的好,算你厲害。但你能等多久?出兵的事要從長計議,我要與眾臣商議。”
臣子:“我們一定能撐到您帶兵趕來。”
成君:“要是你再也沒有事情說就回去,我會用行動告訴你我的選擇。慢走不送。”
在徐國國君帶人趕來后的當天晚上,成國國君帶人也趕來,三個兄弟坐在一起,想說些親近話但說不出,想放些狠話,也放不出。
可中年臣子帶去高度數的酒,并安排廚子上菜。一頓酒后,開始瘋言瘋語的三人開始吐露心聲,三人哭半宿笑半宿。終于算是消除隔閡。
現在,深淵他們要打敗曾經的大同國,而且他們本人還不知道敵人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