嵐:“我們只能根據現在掌握的信息進行推測,你要聽嗎?”
礫巖:“當然要聽,任何可能性我們都不能放棄。”
嵐:“好吧,首先是這套系統的能源,看到星系正中央那個巨大的球形結構了嗎?”
礫巖:“當然知道,如果我猜的沒錯,這應該是船尾座hd
,你認為他們還是以它作為主要的能量來源?”
嵐:“沒錯,我們估計,特萊拉克斯人使用了某種戴森-謝爾德里克膜包裹船尾座hd
。”
礫巖:“和永晝港一樣?”
嵐:“不,不一樣,這種膜并非死板的光伏板或者光帆,而是一種半透性的生物結構,它不但能將船尾座hd
的輻射能轉化為生物可利用的化學能或者信息流,你可以理解為這是一種類似植物光合作用,但其能量效率近乎100%。”
“而且,我們發現船尾座hd
的聚變演化階段明顯滯后于理論值,說明這種膜很可能還能調節恒星聚變速度。”
礫巖提高音量道:“這怎么可能?怎么做到的?”
“不知道,但它們確實做到了。”
“算了,先不管這些,你們認為,這個巨大的結構是怎么建造起來的?他們如何獲取資源?”
“這個我來答吧。”瑾接話道。
“我們在部分結構分支上,發現了大量納米機器人殘留體,所以我們推測,這套系統是運用了自我復制式的納米機械群,也可能是納米級生物孢子滲透行星,將其所有的元素,比如鐵、硅、氧等,全部分解為原子湯,然后按照基因藍圖,重組成活性的神經纖維、組織節點、養分輸送管道和防御裝甲。”
礫巖:“養分輸送管道?他們用液體輸送能量?”
瑾:“是的,很有可能是某種能量流,比如能量富集淋巴液,通過這些枝干結構內部的管道,輸送到星系的每一個角落。”
礫巖:“那意思是,這個巨構體,是一個完全自給自足的生態系統?不需要外部能量和資源供給?”
瑾:“嗯,而且我們觀察了很久,并沒有發現存在代謝廢物排出的情況,這套系統是完全密封的。它們肯定是通過分布式循環系統回收再利用,實現了近乎100%的物質閉環。”
礫巖倒吸了一口涼氣,這簡直就是個終極升級版的烏龜殼行星,只不過這個烏龜殼的范圍,擴展到了整個星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