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海投資總部的參觀在上午順利完成。
對于吳霄這個投資領域的門外漢而言,這次參觀更像是一次打開新世界大門的體驗。
在何錦書事先精心的準備和現場深入淺出的輔助講解下,他對復雜的投資邏輯、項目評估流程以及浩海重點關注的幾個科技領域,總算有了一個粗淺但相對清晰的輪廓。
他全程話不多,主要以傾聽和觀察為主,偶爾提出的問題也集中在最基本的概念和運作模式上,態度謙遜而認真。
時近正午,何錦書預訂了一家附近的中餐廳。
餐廳包廂內,裝修是現代中式風格,簡潔雅致。
陽光透過百葉窗,在桌面上投下斑駁的光影。
“吳先生,上午辛苦了,信息量可能有點大。”
何錦書為吳霄斟上茶水,語氣溫和。
一整個上午,她處處都表現得很尊敬。
因為眼前這個男人,不只是浩海的投資人,也是她的救命恩人。
她換下了一身過于正式的職業套裝,穿著一件質感很好的淺藍色針織衫,搭配白色休閑褲,比上午顯得柔和了許多。
“確實學到了不少新東西,以前對這方面的了解太片面了。”
吳霄接過茶水,很坦率的承認,“多虧了你之前的資料和現場的講解。”
“您能這么快抓住一些關鍵點,已經很厲害了。”何錦書微笑著回應,“投資這門學問,本就復雜,需要慢慢積累感悟。”
菜品陸續上桌,以清淡精致的粵菜為主。
兩人邊吃邊聊,話題主要圍繞著上午參觀的見聞。
吳霄會就一些不太明白的術語,或者浩海某個投資案例背后的邏輯進行請教,何錦書則耐心的用盡可能通俗易懂的方式解釋,偶爾也會穿插一些行業內的趣聞軼事,讓氣氛不至于太過嚴肅。
“所以,浩海之前投資那家自動駕駛公司,最看重的其實不是他們現有的技術,而是他們的數據積累和迭代算法?”吳霄若有所思地問道。
“可以這么理解。在早期投資中,團隊和潛在的技術路徑有時比短期的產品更重要……”何錦書正詳細解釋著。
就在這時,包廂門被輕輕敲響,隨后被推開一條縫。
一個打扮時尚、妝容精致的年輕女子探進頭來,目光在何錦書臉上定格,立刻露出驚喜的笑容:“錦書!果然是你!我剛在外面看著背影像你,沒想到真這么巧!”
何錦書見到來人,也有些意外,起身笑道:“果果?你怎么也在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