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園坐落在鹽都最繁華的地段,卻巧妙地借地勢之利,鬧中取靜。
整座園子采用新中式設計,青瓦白墻間點綴著飛檐翹角,既有江南園林的婉約,又帶著幾分現代極簡的克制。
穿過雕花銅門,迎面是一道曲折的回廊。
廊柱上纏繞著仿真藤蔓,綠葉間垂落暖黃的燈籠,光影在石板路上搖曳生姿。
兩側的太湖石假山被改造成流水景觀,潺潺水聲與遠處古箏演奏的《平湖秋月》交織,還未入席,先醉了三分。
主樓更是富麗堂皇,仿若宮殿,金色牌匾上有三個龍飛鳳舞的大字:九五殿。
來到殿內,自認已經有點見識的吳霄,也被眼前的一幕給鎮住了。
占地數百平方的主樓,居然只有一張餐桌。
當然,這餐桌也著實不小,直徑得有五六米。
桌上的餐具都是定制的骨瓷,邊緣描著暗金色回紋,筷枕是兩枚溫潤的和田玉籽料。
最絕的是天花板——整面星空頂用光纖模擬出銀河,卻能根據用餐時間自動變換。
此刻正緩緩從暮藍轉向深紫,偶爾有"流星"劃過,引得陶思穎仰頭輕呼。
直徑六米的黑檀木轉盤上,二十四道冷盤已如藝術品般陳列。
水晶盞里盛著醉蟹,橙紅的膏黃半凝在琥珀色花雕凍中;青瓷荷葉盤上躺著薄如蟬翼的鰣魚膾,每片魚肉都透著珍珠光澤,邊緣卷起玲瓏的弧度。
主菜登場時,四名侍者推著鎏金餐車緩步而來。
吳霄自嘲道:“整這么一出,讓我覺得自己是鄉巴佬進城了。”
林驚濤笑道:“這可不能怪我,如果不是洪園剛好是自家的產業,我肯定領你們去家里吃,這些東西瞧著漂亮,吃起來未必對你的胃口。”
這話直來直往,主打的就是一個真性情。
楊影觀察到吳霄的臉色沒有變化,這才松了一口氣,伸出修長的手指介紹道:“這是‘八寶葫蘆鴨’,是真正的祖傳秘方,驚濤親自登門才把老師傅請過來的,待會多吃幾口。”
廚師現場剪開鴨腹,混著松露、瑤柱、糯米的餡料頓時涌出,熱氣裹著葷香在殿內炸開。
旁邊的"珊瑚鱖魚"淋著嫣紅醬汁,魚身炸成怒放的菊花狀,每根"花瓣"都酥脆得能聽見聲響。
楊影親自為陶思穎舀了一碗"清湯燕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