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拉著小宇軒在人群里穿梭,七拐八彎的,繞到了離那管事不遠(yuǎn)處。
裝作被那些亮晶晶的透明琉璃杯盞吸引,一件件看過去。
卻又謹(jǐn)守著一個貧窮看客的本分,只看,不摸。
還看著不讓小宇軒的小手觸碰。
這成功引起了那管事的好感。
黛玉經(jīng)過易容,雖皮膚黑了些,眉毛濃了些,但本身輪廓擺在那里,還是個英俊少年。
長得好看的人走到哪里都比較受歡迎。
何況,那管事家中,有個兒子,與黛玉差不多大。
出來時間長了,就有些想念。
不自覺就對黛玉多看了幾眼,有了幾分寬容。
所以當(dāng)黛玉蹭到他面前,向他打聽徐州以北,有什么醫(yī)術(shù)高明的好郎中時,那管事還仔細(xì)想了想,從回憶里扒拉起那些他聽聞過的醫(yī)術(shù)高明的郎中來。
“徐州保和堂里的老宋大夫不錯,再往北,到滄州,滄州有個老紀(jì)大夫,跌打骨痛最是拿手,任你再嚴(yán)重的摔傷跌傷,到了他手里,沒有治不好的……再遠(yuǎn),就到薊州了,薊州濟世堂里的老楊大夫,聽說看shi痹很是有名……”
管事見少年聽得認(rèn)真,加上攤子上沒來什么大主顧,索性將自己一路上聽來的醫(yī)術(shù)好點的大夫,竹筒倒豆子般,倒了個徹底。
到后來,看這少年一直靜靜聆聽,也不胡亂插嘴,不由對他又愛惜了幾分。
見他一身漁民的打扮,肩膀和胳膊肘膝蓋都打著補丁,想是日子十分不好過。
不由試探道:“小子,不若你跟了我,替我跑個腿兒,時間長了,學(xué)些買賣經(jīng)濟的本事,不比你撈魚強?”
他撇了撇嘴,嫌棄的意味不要太明顯,“就你這小身板,還撈魚,碰到大一點的魚,怕不是會被魚撈到水里去。”
黛玉盡管易了容,但她的骨架子擺在那里,整個人仍顯得瘦削單薄。
對外的借口是,她娘懷她時虧了身子,早產(chǎn),先天不足。
這幾乎是貧苦人家通用的借口,沒有之一。
黛玉覺得她扮不像一個貧苦的捕魚少年,在來宿遷的路上,還特意請教過趙大和孫二怎么捕魚,一家人都跟在后面看。
幾人中,只有權(quán)景瑤前世在江南生活過,跟著漁船出過海,知道捕魚撒網(wǎng)是怎么回事。
她苦笑著搖頭拒絕,“家中祖父年邁多病,幼妹還小,需要人照料,實在走不開。”
那管事聽她說話還文縐縐的,不由奇道:“你讀過書?”
黛玉一愣,暗忖是哪里露出了破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