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福王這個最大的“馬蜂”被成功“捅”下來,其他心里有鬼的權貴見此情形,知道大勢不妙,頓時慌了手腳,一個個急得如熱鍋上的螞蟻般,焦灼不安。
有人見福王都未能幸免,心中惶恐,知道再抵賴下去,絕無好果子吃,于是趕忙主動前往戶部,清繳了所拖欠的欠款和利錢,只盼能將此事盡快了結。
然而,還有一部分冥頑不靈的頑固分子,仗著自己在朝中盤根錯節的勢力,依舊抵死不認賬,妄圖蒙混過關。
他們見硬的不行,便心生惡計,竟暗中勾結起來,在朝堂上公然對李承澤發起猛烈攻擊。
指責李承澤心懷不軌,誣陷忠良,并妄圖結黨營私,謀取私利。
李承澤面對這些無中生有的指責,差點氣笑了。
他毫不畏懼,義正言辭地大聲反駁:“諸位大人,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你們一個個披著人皮,卻干著碩鼠的勾當,如今證據確鑿,鐵證如山,豈容爾等抵賴狡辯!我李某行得正,坐得端,頂天立地,不懼任何人查,可不是爾等宵小空口白牙污蔑得了的。”
說著,將一摞摞整理好的證據,“啪”的一聲,毫不客氣地拍到了那些妄圖抵賴的權貴臉上。
最終,在圣上的鼎力支持下,李承澤毫無懼色,頂住了來自各方明里暗里的重重壓力,毅然決然地帶人,對涉事權貴展開了一場全面深入的清查行動。
期間,李承澤面對眾多權貴或明或暗的威逼利誘,有的以高官厚祿相許,妄圖拉攏他;有的則惡語相向、甚至以他性命相脅,軟硬兼施,試圖讓他知難而退。
可他始終不為所動,堅守正義。
經過一番宵衣旰食、艱苦卓絕的努力,李承澤終于將那些潛藏在暗處貪污腐敗、中飽私囊的官員一一揪出,不僅清繳了他們拖欠的款項,還依據情節嚴重程度,對涉事權貴進行了毫不留情的嚴厲懲處。
有的權貴被當場削去官職,曾經的榮華富貴如過眼云煙般消散;有的被抄沒家產,全家老小被流放至苦寒之地,沿途受盡風霜之苦;有的更是罪大惡極,被押上刑場,人頭落地,血濺當場。
至此,這場聲勢浩大的清繳欠款行動,取得了圓滿成功。
戶部原本烏煙瘴氣的風氣為之一新,財政狀況也得到了極大改善,朝廷上下無不為之震動。
李承澤憑借這次果敢無畏的行動,在波譎云詭的朝堂中樹立起了極高的威望。
這次之后,他清正廉潔、剛正不阿的形象深入人心,成為大雍朝人人稱頌的清廉能臣。
圣上鑒于李承澤在戶部的一系列出色表現,對他所取得的斐然政績十分滿意,認定他乃可堪大任之才。
于是,圣上再次對他進行了破格提拔,直接下旨,讓他擔任了戶部郎中這一掌管財政要務的關鍵要職。
然而,李承澤在清查戶部賬款時鐵面無私、雷厲風行,這一舉措觸動了太多權貴的利益,如同捅了馬蜂窩,得罪了一大批在朝中盤根錯節的人。
都說“水至清則無魚”,在這個皇權至上的時代,朝堂之上暗流涌動,各方勢力明爭暗斗,權貴們早已在這方天地織就了一張錯綜復雜的利益網。
李承澤這般大刀闊斧的清查,無疑是將這張網撕了個粉碎。
那些僥幸未牽扯進此次清算中的權貴們又怎會善罷甘休?
很快,不少人在暗中迅速勾結起來,彼此沆瀣一氣,決心聯手扳倒李承澤,以泄心頭之恨。
一時間,彈劾李承澤的奏章如雪片般飛向御書房。
他們先是在朝堂上下四處散布謠言,繪聲繪色地誣陷李承澤在清查賬款時濫用職權、肆意排除異己,還煞有介事地編造出他收受賄賂、以權謀私的種種“罪證”,妄圖混淆視聽。
有的參他恃寵而驕、目無尊長;有的則指責他手段過于強硬毒辣,致使朝中人人自危;更有甚者,直接編造許多莫須有的罪名,有些甚至極為荒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