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擔心的是子彈受潮——無論是底火還是火藥,都可能會導致子彈無法正常擊發(fā),我們實際上能夠使用的彈藥數(shù)并沒有現(xiàn)在數(shù)出來的這么樂觀。”
阿斯吉坐下來,擦了擦手上的灰塵。
“如果先用那些干燥的呢?”邵明問,“我們不是整理出來了一批放在車上和樓里找到的彈藥箱嗎?那種包裝嚴密的軍用彈藥箱應該保存得更好吧?”
曹喆問:“那為啥不直接把那些潮濕了的子彈扔掉呢?”
阿斯吉搖搖頭,“還需要測試是否能夠使用再做處理,我想的是等軍團的人到了以后再做打算。”
考慮到自己一行人的軍事水平——特別是槍械相關的知識,邵明點了點頭。
“嗯,這樣最保險。”
坐在對面的羅楠說道。
“還有食物的問題,我們要籌備的食物一瞬間從十來個人變到了數(shù)十人,如果軍團的人來了,一只野牛能不能吃兩天都是個問題。”
蘭伯特補充了一句。
“水倒不是太大的問題,火車的水箱足夠大,我們也有其他裝水的容器——只不過長達一個月甚至更久的時間肯定需要進行補給。”
“軍團會自帶一部分補給,”邵明回答,“不過他們后續(xù)的食物供給確實也算是個問題,我們既不能長時間停下來搜索,還要保證物資的正常供應。”
如果沒有營救宇航員的任務,團隊倒是可以隨時停下來補給,但如果要快馬加鞭前去營救宇航員,實際上意味著這一路可以補給的機會相當少。
“還有煙。”曹喆提醒。
“還有煙。”邵明說。
阿斯吉轉過頭來問:“軍團的人還有多久能到?”
“據麥克斯所說,最快也還有三天。”
“也就是說,我們要在最快三天內準備好這些物資。”
“沒有人想過四五十人一個月要吃多少東西嗎?”蘭伯特舉起手,“搞不好我們還要再加一節(jié)車廂?”
邵明問:“火車的動力足夠嗎?”
蘭伯特想了想,“就目前這個前進速度,動力是足夠的,但是可能需要在羅馬尼亞加一次油……或者加一節(jié)油罐車?”
曹喆一拍腦門,“我懂了,車重了加油罐車,油罐車加了車變得更重又加更多的油罐車,水多加面,面多加水。”
“軍火,食物,藥品……”邵明看了看手中的筆記本,“還有一個問題,為了改造火車,我們還需要去收集一些其他的設備。”
“除了醫(yī)療器械以外,還需要準備一些必要的材料——什么鐵板鋼筋之類的是必須的。”
“無論如何,在今晚抵達克拉科夫后,這些就是我們在等待軍團的人到來時的任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