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查貨運中心花費的時間的比想象中的多了不少,整座中心的復雜度遠比在門口看起來的要高。
建筑的左半部分是由傳送帶和大量包裹組成的分發區域,靠近破洞附近的包裹在爆炸的沖擊下完全損毀,形成了一個以洞口為中心的圓形。
洞口附近的包裹除了被炸得完全變形以外,還有明顯的泡水痕跡,無論是誰用什么方式在這里開出了一個大洞,他們都不想讓一場大火徹底摧毀這座倉庫。
在那些被炸毀的包裹后是一條貫穿整個倉庫的傳送帶,一些損毀的包裝飛到分揀口的機器上,這些如同安檢機一樣的大方盒子后面完全可以藏下四五個人。
每一個出貨口都有一個相同的分揀機,而像這樣的傳送帶還有四條。
在中心的右側便是一排排高大的貨架組成的倉庫主體,從已經裝好的集裝箱到還沒封裝好的小快遞箱應有盡有,從前到后一眼望不到頭。
再加上倉庫本身只有屋頂和靠近頂部的地方能透進陽光,大量陰暗的角落更是讓人
因為阿爾法點沒太多物資而節省下的時間又在檢查中被重新花費了。
撥開大大小小的運輸箱組成的海洋,隊伍在貨架的最后找到了一排辦公室的入口。
整整三層樓高,最上方幾乎快要頂到倉庫的最頂上。
辦公室又花費了半個多小時,才將整座物流中心搜查完畢。
接下來要做的,就是在這上萬件貨品中找到大家想要的食品了。
如果隨便搬兩箱壓縮餅干就走,那倒也不用費這么大功夫專門到這里來找。
這整座倉庫中除了已經加工好的各類食品,還有大量的飲料、酒水,幾乎都是直接從城市周邊的農田送往市郊的工廠,再集中到這里的。
邵明拿起一塊寫字板,上面夾著的厚厚一疊文件看得他眼睛都花了,再加上一些潦草的字跡,更是讓人感到頭暈。
還有一些夾在其中的單子更是超出了自己的閱讀理解范圍,看樣子是空運和航運所需要的。
翻看了幾頁,一個熟悉的單詞突然出現在眼中。
他來到周易身旁,將物流單展示給他看。
“這是什么?”
“這是……呃,國際物流。”
周易指著運輸單上的一行從左滑到右。
“發貨地是……中國。”
聽到是國內來的包裹,一旁的周俊江眼睛都亮了,他急忙湊過來,找到這一批貨品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