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無人機躲的比較遠,沒有被殃及池魚。
周圍沉寂了能有兩分鐘,暫時沒有發現周圍有其他的知了喪尸,無人機再次飛了起來,這次,它沒有碰到意外,無人機終于飛進了那個巨大的洞穴。
洞穴里面有些陰暗,洞穴表面并不光滑,十分的粗糙,到處都是喪尸的抓痕,還有很多碎石塊,爛磚頭和變形的鋼筋。
甚至無人機飛著飛著,竟然穿過了一個廢棄的大廳,四處漏光的大廳墻壁上還懸掛著一幅應該是贗品的八駿圖。
無人機停留片刻,觀察了下四周,從一扇大門再次進入了更深處的洞穴。
洞穴蜿蜒曲折,向地下不斷地延伸。
無人機飛行的速度并不快,盡量將洞穴的每一個細節都完整的拍攝下來。
再次飛出了300多米,山坳中的施文就發現,顯示器屏幕上開始出現了信號的干擾,圖像傳輸有些失真。
他馬上操縱無人機向來時的方向飛回了20多米,信號的干擾這才消失。
無人機懸停在空中,機腹下面的艙門打開,在洞穴側壁的凹坑中,放下了一個5厘米長的小型信標,用來實現無線信號的中轉。
同時,洞穴中的能見度已經很低了,散射的光線已經不能到達這個深度了。
無人機只能開啟了夜視模式。
無人機再次向前飛行,這次又前進了280多米,就再次出現了信號的干擾。
沒辦法,無人機只能再次退回20多米,放下一個信標,然后繼續向洞穴深處飛行。
每隔一段距離無人機就會丟下一個信標。
飛著飛著,洞穴的側壁開始有明顯陰shi的痕跡,無線信號衰減的速度更快了,這次只飛出去170多米,信號就出現了明顯的失真。
就這樣,無人機走走停停,期間一共放置了7個信標,每次的信標距離越來越短,最后一個信標的間隔,只有110米。
統計數據顯示,洞穴路線總長度才不到12公里。
看來民用無人機的信號傳輸能力瓶頸十分的明顯,比起軍用無人機性能上差了很多。
不過,北斗城現在使用的,多數都是東拼西湊的東西,基本上把所有末日之前的科技產品功能,都發揮出了百分之一百二十的效果。
現在很多電子產品在北斗城交易市場中的價格并不便宜,很多關鍵的零部件完全可以拆卸下來用作他途,具有很高的價值。
軍用級別的產品現在更是寶貝疙瘩,因為功能強大,使用的時候大家都十分的小心,不容有失。
就像軍團士兵配備的制式槍械,它們雖然很少用槍,但是槍械的保養一刻也沒有落下,所有人都愛惜的很。
像探索天坑廢墟這種未知的探險任務,不可能裝備太好的強信號軍用無人機,一旦遺失或者損毀,那可都是北斗城的巨大損失。
只有在特別的情況下,軍用級別的設備才會被拿出來使用,多數情況下,民用設備要頂在前面。
這架民用小型無人機磕磕絆絆的終于飛出了洞穴,懸停在洞穴的邊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