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氏縣
離開了堂陽縣,兩人朝著楊氏縣的方向而去。
“你這個方向,你打算去哪里?”
“哈哈,去找一位朋友。”
李浩賣起了關zi。
“是去找鑄造武qi的嗎?”
guan亥有些興奮,心想可以有新武qi了。
卻看李浩擺了擺手,然后告訴他:“是一位未來的將領,很厲害的哦!”
一聽這個guan亥來勁了。
“能有多厲害?”
李浩只是笑笑,沒有說話。
……
“大爺,你們這是去哪里啊?”
“唉,還能去哪,走到哪就是哪吧。”
推著niu車的大爺聞言停了xia來,看了看李浩和guan亥問dao:“兩位不像是逃難的啊。”
“我們是去找朋友的,你們是從哪里過來的啊?”
“唉,我們是阜城縣西邊的一個村zi,前些日zi新上任了個縣令,居然要增加稅收,迫不得已,我們只好離開了。”
說完,大爺又把niu車推了起來。
這一路上,李浩發現路途上有很多的liu民朝著各個方向而去的都有,這里面多數都是老人或者婦孺。
李浩詢問過一些人,多數都是村zi里的男丁被征兵走了,加上地方gan1旱,想挑shui,要走很遠的路,而且還不一定能挑到shui。
如果這chu1shui源只有自己的村zi知dao,大家還必須輪liu著來,更不能讓其他村zi的人知dao了。要是其他村zi知dao了,兩個村zi的人很容易為了搶shui而打起來。更何況,天氣越來越re,shui也供不應求,很快就沒了。
收成一年不如一年,家里沒有人gan1重活,稅收還是gao居不降,生活便是越來越苦。
……
當李浩和guan亥來到楊氏縣guan轄范圍的一個村zi時,他們發現這里跟其他地方完全不一樣。
這里的人們,生活雖然也沒有多好,但李浩從他們的表qg上沒有看到那種對生活的絕望,而且這里的男丁也有不少。
詢問之xia李浩才知dao,這里的人們大多都姓楊,傳聞是祖上在某一朝立了大功,皇帝特批這里為楊氏縣。
每一任的縣令也都是楊氏族人,除了上面規定的稅收外,當地官府不會再征收。而且楊氏族人在朝中也有人為官,要是有人到這里征兵,也會特別打招呼繞過此地。
又走了幾天的時間,李浩他們jru到了楊氏縣。
jru楊氏縣的時候,門kou的衛兵zuo了嚴格的排查。如果是逃難的話,只能去附近的村zi。如果是投奔親戚的話,說chu名字,然后會有巡邏的衛兵去通知,確認后才能j去。要是路過倒是無所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