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威銘回到蓉城后,就不再去過問蘇-27交易的事情。
現在最迫切的就是完成有源相控陣雷達的小型化工作。
十號工程的進度快了很多,由于啟動的時間不長,現在還沒有完成整體設計,樣機制造工作都還沒有開始,可619必須先把基礎的技術拿出來。
“張總,咱們用于戰機的樣機什么時候完成論證?”
劉威銘問滿臉疲憊的張光義。
從14所的副所長調到619只擔任項目總工,張總可是一點怨言都沒有,來了后就一直在不停地工作。
“快了。你這段時間有空沒有?”
張總回答道。
在619的工作,可比14所多多了。
當然,繁重的工作不是讓張總拼命到連設計室跟實驗室都不出的原因:這里有遠比14所更充足的經費,更先進的科研設備,更完善的配套!
“有啊。”
劉威銘想了想,其他的項目按部就班進行就行,有空抽時間去看看,很多東西他也就知道個大概,最多讓研發團隊少走一些彎路。
“那你幫忙設計一下控制系統吧。對于團隊里的技術人員來說,這難度太大了……”
張總是知道劉威銘的技術水平的。
倒不是說劉威銘在控制系統的設計領域強得離譜,而是劉威銘跟其他技術骨干不同,微電子、光電子、光纖通信、計算機等專業基礎都非常扎實。
在設計控制系統時,可以綜合考慮各個領域技術的融合。
“沒問題。”
劉威銘沒有拒絕,直接就向隔壁的控制系統小組走去。
“目前控制系統改進的進度如何?”
對于控制系統小組的骨干們,劉威銘早就熟悉了。
紅旗防空系統的探測雷達同樣是有源相控陣雷達,總體結構差不多,可在小型化的過層中,不僅需要優化結構,還需要考慮提升性能。
有緣相控陣雷達每個輻射器都配備獨立的發射接收(TR)組件,需要通過雷達的計算機調整、控制各個組件的相位跟幅度,并且負責處理回波信號,利用算法優化信號來提升探測精度。
這方面不僅需要熟悉無線電技術,對計算機算法要求也高。
“劉總,目前設計方案,性能衰減太厲害,探測距離只能達到70公里左右……”
見到劉威銘到來,一幫子年齡比他大了不少的技術骨干們興奮起來。
四十多歲的組長李玉生急忙向他介紹情況。
“硬件問題還是軟件問題?”
劉威銘接過設計圖,一邊看,一邊問。
“都有問題,紅旗系統使用的銀河一號,根本沒法裝上戰機……要保證最大追蹤目標數量在16個以上,對計算機的數據處理速度要求太高……”
李玉生把情況進行了詳細說明。
硬件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