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強點頭。
等到劉威銘帶著于永忠離開,曹峰才迫不及待地問道:“領導,他這不設期限,誰知道得多久才能搞出來啊!難不成咱們的導彈不用彈頭?”
他到現在,依然心心念念地想要看到遠程導彈裝上1。5噸TNT炸藥的威力。
那不得一炸一大片?
陸軍目前可沒有這樣殺傷力的彈頭。
陸軍火力不足恐懼癥,在曹峰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
“不裝戰斗部也不是不可能。裝備了這東西,一年都不一定有經費搞一發實彈打靶。太貴了!”
廖強嘆了口氣。
一發戰術導彈打出去,差不多就是一輛59坦克沒了。
“不過,劉威銘既然這樣說,肯定有替代方案的。”
“對。劉威銘已經搞定了新型云爆彈,不過目前只有銀河一號模擬的理論數據,現在車間已經開始在生產彈頭,等到制導系統生產組裝完成,導彈就可以試射了。”
一直都陪著眾人,沒有插話機會的葉永安終于有了開口的機會。
“什么?這么快?”
兩人都是一臉震驚。
“快帶我去看看!”
廖強迫不及待地想要看到心心念念的陸軍遠程真理。
光靠大炮跟敵人講道理,距離不夠,敵人根本不聽。
有了射程300公里的真理,300公里范圍內,敵人都會講道理的。
葉永安沒有拒絕,帶著兩人向著被分隔成多個區域的總裝車間走去。
619的化學實驗室管理比其他風洞實驗室跟超算中心還更加嚴格。
這是劉威銘從改變了619命運獲得話語權后,就要求的嚴格管理。
為了盡可能地避免事故發生,劉威銘直接把幾十年后的規章制度拿出來。
經過一番前期準備工作,換上防靜電服后,于教授跟著劉威銘進了619的化學實驗室。
剛一進來,整個人的目光就被一臺設備吸引住,再也挪不開。
“黃蘭友博士團隊設計開發的DX-4高分辨大型射透顯微鏡,分辨率為3。4埃米(十億分之一米)、放大倍數700倍~60萬倍、高壓穩定度為0。0000047min;物鏡電流穩定度:0。000002min……”
劉威銘向于教授介紹著。
“這里面不只是國產最先進大型電子顯微鏡,還有離子探針譜分析儀等尖端設備……”
“讓人幫我把東西搬到實驗室內的辦公室,幫我準備一張單人行軍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