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元素?要那東西干什么?”
張振萬一臉迷茫地看向趙秉璋跟劉威銘。
“當時在學校學習材料時,我發現加入一些稀土元素對鈦合金性能有非常顯著的提升,當時因為學業問題,很多只是進行了理論論證。廠里的銀河一號運算能力強,我設計了一個模型,把TC4的材料配方進行了各種計算……”
劉威銘解釋著。
中國研制鈦合金的歷史,還得從蘇聯156個工業援助項目開始。
不過最早中國獲得的是TB2鈦合金技術。
TB鈦合金是由相固溶體組成的合金,強度高,卻穩定性差;由相固溶體組成的鈦合金則是TA,組織結構穩定,具有很高的耐磨性跟抗氧化能力;雙相合金的則是TC。
TC鈦合金綜合了TB跟TA兩種合金的性能,是飛機發動機葉片、渦輪盤、機體結構件等關鍵零部件的主要材料。
國內已經研究出了TC鈦合金,卻由于國際封鎖,配方不穩定、工藝不完善等原因,生產出來的TC4鈦合金性能不穩定、質量差。
國內使用的都是靠高價進口。
這也是國內渦輪風扇研究進度一直得不到突破的關鍵。
劉威銘畢業的國防科大雖然不以材料領域著名,卻因為導彈屬于學校核心專業,對特種材料需求大,尤其是涉及航空航天領域的材料研究,在國內也屬于領先水平。
“TC4鈦合金主要配方是以Ti為主要材料,加入5。5~6。5%的Al(鋁)、3。8~4。2%的V(釩)構成,配方里的化學成分占比哪怕只有0。1%的差距,材料性能都有所不同……”
趙秉璋作為619的總工,對這種核心材料非常熟悉。
他開口向張振萬等人介紹著基礎知識。
“稀土元素中,鈰(Ce)在降低合金密度的同時,可以提升鈦合金200MPa以上的強度;鑭(La)主要提高鈦合金的個塑性跟韌性,加入后,可以讓鈦合金在超過800的高溫中保持穩定性;而釔(Y)則可以細化晶粒,提高強度的作用……”
劉威銘知道,說這些都沒有太大意義。
廠里幾人沒有一個是材料專業出生的。
“小劉同志啊,專業的東西你就不用浪費時間講了,直接告訴我哪里能搞到你需要的稀土元素……”
果然,沒等劉威銘介紹完,張振萬就打斷了他。
不是他不給劉威銘展現技術水平的機會。
實在是……
趙廠長聽得頭大!
“首都,有色金屬研究院下面的稀土研究所……這樣吧,我把需要的稀土元素寫下來。”
劉威銘無奈。
剛說完,王興國就狗腿地把筆遞給了他。
張振萬也遞上了隨身攜帶的工作筆記本。
“這會不會有些少?材料的單位不應該都是噸?你這上面是不是寫錯單位了?”
看到劉威銘寫的都是公斤,張振萬無語了。
才給廠里掙了幾個億,出手這么小家子氣。
“稀土元素作用巨大,在材料配方中占比不會超過7,沒有必要搞那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