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唯二的霸主。
尤其是他們的鋼鐵洪流,讓整個歐洲夜晚都無法入眠,隨時都擔心被蘇聯的鋼鐵洪流淹沒。
“對。”
劉威銘點頭,“只有出口先進東西,讓蘇聯相關單位形成依賴,好東西才有機會搞到,比如蘇-27的生產技術。大規模集成電路制造的巨型計算機,也是西方對蘇聯絕對禁運的。”
現在只搞戰機。
如果連技術一起搞回來,就需要擠占本來就不多的科研經費,對配套提出更高要求。
先搞回來幾十架,讓飛行員、技術人員熟悉,然后再搞回來技術,就容易很多了。
“可以試試。”
曹副總雖然依然有擔憂,想了想,從劉威銘給伊拉克人免費試用PL-4G空空導彈開始,這小子每走的一步,一開始可能都不太合常理,可最后都證明了劉威銘的計劃都成功地獲得了難以想象的巨大利益。
“什么?他們直接用技術換,并且向我們出口集成電路跟運算速度三億次每秒的計算機?”
在談判暫停三天,蘇聯人同樣不甘心如此離開,可又無法進一步降低條件的時候,中方拿出了新的條件。
用紅旗中近程防空系統的全套技術交換30架蘇-27!
還同意向他們出口運算速度每秒3億次的巨型計算機。
西奧多·洛維奇瞬間就懷疑對方動機不純:事出反常即為妖。
太反常了!
中國人有這么好心么?
“我們沒有太多美元外匯!”
烏索夫滿臉無奈地表示。
“將軍,王司令說我們雙方有著深厚的友誼,出口被西方絕對禁運、在我國屬于最頂級戰略科技的產品,是看在雙方深厚友誼的情況下!”
劉威銘表示。
這是正式談判前的交流,他作為“翻譯”,被中方委派來提前跟蘇聯人溝通,避免正式談判的時候場面太僵。
“所以,用技術、裝備甚至黃金都可以……”
蘇聯可是黃金出口大國。
石油是蘇聯第一外匯來源,出口到西方的黃金、白金、鉆石,是蘇聯第二大外匯來源。
而在蘇聯解體前,有將近千噸黃金秘密“消失”。
與其讓這些黃金“消失”,不如讓他們用來購買中國的高科技產品,為蘇聯倒下后最大社會主義國家的現代化建設出點力。
當初新中國建立不久,中國海軍的購買蘇聯四艘1937年開始建造的07型驅逐艦,每艘價格高達17噸黃金!
“如果貴方的巨型計算機符合我們的需求,可以用黃金支付。”
小主,這個章節后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后面更精彩!
“那沒有問題,每臺巨型計算機200公斤黃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