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副總覺得,既然是劉威銘重視的事情,那就肯定不只是為了大飛機。
很多裝備都用得上。
雖然他不是很懂工業,但是他懂人心。
另一邊,陳為民跟已經83歲的沈鴻顧問到了蓉城。
“陳司長,您怎么能讓沈老親自來蓉城!打聲招呼,我親自去見老爺子啊!”
看著已經83歲的沈老依然身體硬朗,劉威銘松了一口氣,不過也有些不爽陳為民居然讓沈老親自來蓉城!
眼前這位大佬,可是在新中國成立后,親手組織全國技術大攻關,從1961年到1973年跨度12年時間,在蘇聯撤走援助、美帝跟西方封鎖的情況下,獨立自主搞出了關系到國家命脈的國寶級九套成套大型設備!
如此大佬,劉威銘怎么敢怠慢?
“小劉同志啊,你就別怪為民了,是我主動要求來蓉城的。跟你聊聊后,順便再去二重那邊看看。”
沈老急忙開口,幫著陳為民解釋。
“讓二重那邊的相關人員去見您老啊。”
劉威銘可不希望因為自己,就把沈老給累到了。
“行了,說說你的想法吧。從目前的噸模鍛機,直接跳到6。5萬噸,技術難度可不是一點小,當年攻關的大壓機團隊,全部都解散了……這些都不是問題,問題是建造大壓機的經費……”
來之前,沈老就已經清楚619的目的。
國家目前最大噸位的大壓機,就只有噸,很多大型設備的關鍵零部件無法生產。
“資金的問題目前對我們來說是最不重要的。”
劉威銘疑惑地看向陳為民。
難道陳為民沒有告訴沈老,619所在大型模鍛機方面可以不計代價投入?
“按照你們的要求,6。5萬噸大壓機的制造成本跟配套建設,加起來將會超過30億的投入……”
這是沈老主動來找劉威銘的原因。
要不是之前陳為民找了他多次,加上航天系統新設計的運載火箭對大壓機有了新的要求。
特別是3。35米主體直徑跟更大直徑的火箭需要使用的巨型鋁合金鍛環,都必須用更大壓力的模鍛機一次鍛壓成型。
美帝最大鍛壓機只有噸,而蘇聯最大的大壓機壓力直接達到了噸,這就導致了在航天技術領域,蘇聯擁有讓美帝都眼饞的技術——一直到劉威銘離開他原本的世界,美帝依然在從老毛子手里進口RD-180發動機用于宇宙神5系列。
而更大直徑的核電、水電發電機組所需的零部件,同樣需要更大壓力的模鍛機。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