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馬赫以內(nèi)的導彈,只要我們設計出來,都可以直接在廠里論證!”
來對地方了。
各種類型的導彈、火箭炮,都需要不停吹風洞進行技術(shù)論證,然后再修改氣動布局。
“對!”
趙秉璋點頭。
旋即臉上浮現(xiàn)出苦澀,“成本太高了。運行一個小時需要上萬的成本……”
“相對成果,成本是能接受的。近程空空導彈國際市場也得好幾十萬美元一枚呢!”
劉威銘安慰著趙秉璋。
高昂的風洞成本,是任何飛行器都無法避免的。
“這只是廠里耗電大戶之一,另外一個才是我們單位真正的耗電大戶。”
劉威銘不解。
還有比風洞實驗室更耗電的?
“銀河1號!”
當趙秉璋帶著他到了廠子另外一邊一棟三層樓的地下龐大空間后,看到那圓柱形排列的巨型計算機,劉威銘驚呼了出來。
國內(nèi)最先進的超級計算機!
每秒運算1億次的運算速度比幾十年后的家用電腦都落后很多。
可在八十年代,絕對是科研神器!
“這玩意兒確實耗電!”
從國防科大畢業(yè),即使不是計算機專業(yè)的學生,在學校時也接觸過銀河一號超級計算機。
銀河一號超級計算機,1。8MW的功耗意味著只要開啟,每小時耗電量高達1800度。
一天耗電量度。
億次的運算速度雖然快,比起研究過程中的龐大運算量,根本算不得什么。
一旦使用超級計算機對導彈模型進行模擬,根本不是幾個小時就能解決問題的。
“不對啊,即使咱們這邊沒有項目,風動實驗室跟銀河1號的算力,也可以承接外面的業(yè)務啊……”
需要風洞實驗室的項目很多。
小主,這個章節(jié)后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