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呃~”
劉威銘剛說出蘇-27其實就后悔了。
現在才87年7月,震驚世界的“巴比倫支海空中手術刀”事件,要等到9月才發生。
雖然美帝在77年就通過偵查衛星拍到了米格-29跟蘇-27的模糊照片,可因為蘇聯的嚴格保密制度,美帝一直到83年才獲得部分蘇-27的情報。
哪怕在即將到來的9月,蘇-27飛行員在巴比倫支海上空利用蘇-27的垂尾直接給沿著蘇聯沿岸偵查的P-3B反潛巡邏機劃破了一個大口子,西方依然不清楚這款神秘飛機的具體情報。
真正了解的是在1989年6月的巴黎航展,普加喬夫駕駛蘇-27飛出“眼鏡蛇機動”,這款戰機的卓越機動性能才真正被世界知道。
劉威銘此刻說出來,無疑漏嘴了。
“之前去沙特時,好像聽到誰提了一嘴。”
有些尷尬地隨便找了個理由,劉威銘快速轉移了話題,“以蘇聯人一慣的尿性,真正先進的裝備,是不可能拿出來的。”
“這倒也是。”
王立新點頭。
國與國之間,向來只有利益,談不上什么友誼。
新中國成立后,蘇聯幫助中國,不還是為了把中國拉到華約中,變成蘇聯小弟么?
最終就因為中國不愿意成為蘇聯的附屬國,兩國在關系親密的情況下決裂,到現在都沒恢復正常的外交關系。
“曹副總希望你能參與到談判中。”
王立新對劉威銘說道。
“……”
一時間,劉威銘糾結起來。
參與談判,他能最大程度地為國家爭取利益:他了解蘇聯有什么,也知道蘇聯人的底線在哪里。
這也是他最擔心的問題——無法解釋國家都沒有的情報來源。
早知道,當初就應該冒著風險去伊拉克一趟。
那邊有很多蘇聯工程師跟間諜,隨便找個理由就能應付過去。
不參與?
如此好的機會啊!
蘇-27對中國太重要了。
殲-11是蘇-27SK國產版本;殲-15是基于蘇-33原型機T-10K-3改進;殲-16是蘇-30MKK改進而來……
可以說,除了隱身戰機外,未來幾十年PLA空軍的雙發主力戰機,全部都跟蘇-27有著直接的關系。
蘇-30是在蘇-27基礎上改進而來;蘇-33是蘇-27的艦載版本。
從蘇聯引進這些飛機,即使擁有全套技術,也達不到PLA后來自用版本的先進程度——蘇-27在武器、電子跟系統綜合等方面有著明顯的缺陷!
這款戰機的外形氣動布局太過優異。
哪怕蘇聯為之配套的AL-31渦扇發動機擁有強勁的動力,在控制系統技術不夠先進的情況下,這款戰機的氣動布局都沒有真正發揮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