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須加快交換機跟配套的手機研發,這方面,該增加人手就必須增加,現階段這是我們最核心的任務。”
安頓好王立新調來的技術骨干,并且跟技術團隊討論了自己的想法后,劉威銘召集了廠里高級管理人員跟通訊技術核心團隊開會。
眾人都已經適應了劉威銘的風格,快速地在筆記本上記錄著劉總說的重點。
“至于具體的工作分配跟需求,由沈定方同志負責,吳志剛同志輔助。其他后勤工作,各由相關部門負責。”
劉威銘看著會議室里的眾人,目光看向了一名40出頭、戴著黑框眼鏡的削瘦中年人。
沈定方,部隊調給619的技術骨干。
62年考入首都郵電大學,師從留美博士、中國通信網理論教學跟信息論研究開拓者之一的周炯盤大佬;隨后進入郵電部,又跟著中國公用通信"網路技術"的主要奠基者、開拓者的錢家治大佬學習;國家恢復研究生招生工作后,又考入上交,跟隨通信工程學家、中國光纖通信奠基人之一、張熙學部委員學習……
絕對的牛人。
當時王立新向劉威銘介紹沈定方時,聽得劉威銘雙眼直放光。
如此的大佬,有劉威銘這個時代的科研掛逼從旁提醒,相關研究肯定會非常快的。
事實也證明了劉威銘的想法沒錯——在沈定方入主619通訊技術項目負責人后,擁有光纖通訊能力的數字信號程控交換機、移動通訊技術的研究都非常快速。
到現在,200門數字信號光纖程控電話交換機已經完成,進入了500門光纖程控電話交換機的研制。
“特區那邊已經完成注冊,正在建設生產工廠,我們需要做的是生產工廠完成建設的同時開工生產……”
劉威銘見眾人有些疑惑,解釋了一句。
中興在85年成立。
今年某為也成立了。
目前國內通訊市場依然是七國八制,巨大金中華、烽火普天下的格局尚未形成。
巨龍,大唐,金鵬,中興,華為,烽火,普天這七家在21世紀初的國產通訊公司,要么剛成立,要么就還沒成立。
哪怕面對中興跟某為這兩個未來國內通訊巨頭,劉威銘絲毫都不擔心。
比技術?
剛成立的某為只是代理香江那邊的交換機;85年成立后就搞小線路板、電話機、電子琴、吹風筒、電子表等產品來料加工某為,去年7月才搞出第一款自研產品ZX-60小容量模擬空分用戶交換機,使用模擬信號,還只有68門!
619調集了國內最精干的技術隊伍,短短一年多時間,就已經搞定200門數字信號程控交換機。
他們拿什么比?
比資金?
更別提了!
619的賬戶上躺著數百億的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