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安西節度使,李鄴也需要安排好各種事務,關鍵還有軍隊的部署。
歷史上,安祿山在潼關全殲哥舒翰的軍隊后,驚慌失措的李隆基立刻下旨,調動隴右、朔方、河西、安西、北庭的數十萬大軍趕來勤王。
李鄴當然希望安西軍和北庭軍也置于自己的統領之下,但難度很大,畢竟它們不是河中軍,無論是李嗣業還是劉永,他們更多是效忠朝廷。
如果實在不行,李鄴也會退而求其次,將最精銳的三千重甲步兵掌握在自己手中。
這天上午,大軍抵達凌山腳下,李鄴將一床厚毛毯扔給坐在駱駝上的小康,“把身體裹起來,你那個小身板經不住寒冷的。”
小康連忙裹上毛毯,她留戀地回頭看了一眼河中大地,暗暗嘆了口氣,不知道還沒有機會再見到阿姑。
“公子,我們還能見到靈阿姑嗎?”
李鄴微微笑道:“緣之一字很奇妙,我有預感,我一定還能再見到她!”
他一揮手,“出發!”
一千軍隊和龐大的駝隊浩浩蕩蕩越過了凌山,向夏塔古道走去。
就在李鄴率軍抵達龜茲的同一時刻,程千里也帶著幾十名隨從抵達了蒲州河東縣,此時天色已晚,無法再渡黃河,只能休息一夜,明天一早再走。
程千里是
枕邊勁風
麟德殿內,楊國忠對天子李隆基匯報了河東節度使程千里被刺殺事件,程千里是朝廷重臣,是手握軍政大權的節度使,他被刺殺絕對是一件大事。
已經轟動了整個朝廷,楊國忠想隱瞞也隱瞞不住,只得向天子匯報。
“根據蒲州官府送來的快報,程千里是十月三十日晚上,在河東縣驛館被人刺殺,刺客很老練,一刀斃命,程千里當時正在低頭寫報告,沒有任何防備?!?/p>
李隆基瞇著眼問道:“刑部和大理寺去了嗎?”
“回稟陛下,都去了,御史臺也調集精干趕往蒲州,目前是蒲州在調查!”
李隆基淡淡道:“程千里可是朝廷重臣啊!這么大的案子,朝廷沒有一點線索?”
楊國忠連忙道:“微臣從獲益最大者來判斷,微臣懷疑是安祿山派人所為!”
“為什么會是安祿山?”
“陛下,安祿山有過刺殺前科,多次刺殺朝廷重臣,他喜歡用刺殺解決問題,其次,安祿山一直在喊要兼任河東節度使,現在程千里一死,河東節度使空缺,恐怕他就是最大的獲益者!”
李隆基略略有些不滿道:“讓安祿山兼任河東節度使,是朕早就答應過的事情,這有利于三鎮聯動,共同防御草原游牧騎兵,讓程千里出任河東節度使,也是朕的臨時安排,朕是想讓他出任千牛衛大將軍。”
楊國忠嚇一跳,連忙道:“陛下,安祿山狼子野心,路人皆知,微臣早就給陛下說過,他會造反”
李隆基不耐煩地打斷楊國忠的話頭,“朕知道他殺了你的兒子,又瞎了你另一個兒子的眼睛,你對他恨之入骨,朕理解,但你要說他造反,你得拿出證據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