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鄴點點頭,“我是!”
“如果將軍是找蓮花生,他已于十天前離去,臨行時留言,這些幾天會有一名從朅師國過來的唐朝將軍找他,他讓我留一個口信給你。”
李鄴大為震驚,蓮花生居然知道自己要來?
“他說什么?”
“蓮花生說,欲解前世因果,可去拔汗那國找他。”
拔汗那!李鄴嚇了一跳,他又問:“不是去俱密了?”
“我不知,他是這樣留言!”
“讓我現在去?”李鄴又問道。
年輕僧人微微笑道:“現在就去!”
說完,年輕僧人深深看了李鄴一眼,轉身飄然而去。
李鄴的心徹底亂了,這位蓮花生大師知道自己到來,還直點自己的要害,欲解前世因果,這讓他怎么拒絕?
回到臨時宿營地,李鄴讓人取來紙筆和墨,寫了一封信遞給裴琇和安太玄道:“我有重要之事前往拔汗那國,事關天子交給我的使命,你回去把這封信交給封長史,開春后我直接返回疏勒,你們務必要安全把糧食送回朅師國。”
既然是天子交代的使命,裴琇就不好多說什么了?他點點頭道:“我們人手充足,分一半弟兄給都尉吧!”
李鄴搖搖頭,“我不是去打仗,帶二十人就足夠了!”
李鄴又交代一番,讓向導帶著隊伍繼續返回朅師國,他則率領二十名騎兵和二十頭駱駝喬裝成一支商隊,離開隊伍返回護蜜國。
很巧,他們正好在王城附近遇到一支前往石國的大商隊,足有兩千多頭駱駝,由二十幾個小商團拼湊而成,其中有幾個商隊就是去拔汗那,李鄴省得請向導了,給了商隊組織者十枚
石屋聞警
李鄴在路上才知道,這支商隊其實是從犍馱羅國出發,最初只有五百頭駱駝,經過烏仗那國、石汗那國、護蜜國,小商隊越來越多,還有從細柳國和鮮修國過來的商隊,最終匯聚成了兩千多頭駱駝的大商隊。
出發地犍馱羅國就是今天的巴基斯坦首都伊斯蘭堡,細柳國則是今天的阿富汗首都喀布爾,目標拔汗那位于今天的吉爾吉斯斯坦。
五天后,隊伍抵達了賽伽審城,這里便是瓦罕走廊的出口,城池緊靠烏滸河,正好是護蜜國和識匿國的交界處,屬于識匿國,商業十分發達。
天色已晚,賽伽審城已經關閉城門,不讓商隊入城,不過沒有關系,城外有商旅寨。
西域的商旅寨和唐朝的客棧不太一樣,他們用土墻圍了一圈,里面有很多石屋,隨便大家選哪個石屋,反正進土墻大門時要收錢,也是按駱駝收錢,一頭駱駝收十枚突騎施銅錢,或者十枚絲路銅錢,或者十枚第納爾銅幣,當然,最硬通的是大唐開元通寶。
李鄴給了兩百文錢進了圍墻大院,空地上插滿木樁,都拴滿了駱駝,他們把戰馬和駱駝拴好,拿著行李進了一間石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