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鄴來到東院,也嚇了一跳,東院居然是一座道觀,應該是新建的道觀,占地約四到五畝。
“好像有牌子!”
李鄴走到正面看一座主堂的上方,確實掛了一塊大牌子,是天子李亨手書的‘三清殿’。
“大唐所有皇宮都有道觀!”
獨孤新月走過來笑道:“路上我就在想,南鄭宮應該也有一座道觀,這其實是皇宮內供奉李氏先祖牌位的地方,但又覺得可能比較倉促,來不及修建,沒想到真有道觀。”
說到供奉先祖牌位,李鄴這才理解為什么會有道觀,李氏皇族可是把老子李耳奉為祖先。
李鄴又看了看前面的香灰銅鼎,里面很干凈,笑道:“修好后還沒有使用呢!”
裴三娘連忙道:“阿鄴,西院給女護衛居住吧!”
李鄴點點頭,“可以,公孫大娘和她的徒弟們也可以住在西院?!?/p>
“那我去把伱大姑找來?!?/p>
“娘知道她們在哪里嗎?”
裴三娘點點頭,“我知道,她們去了六安觀,南鄭縣我很熟,六安觀太小了,她們根本住不下?!?/p>
裴三娘坐上馬車匆匆去了。
李鄴這才跟隨妻子來到后宅,頓時把李鄴嚇了一跳,后宅是以一座五畝大的湖為中心,環湖修建了十二座小院,每座小院占地約一畝,中間是主院,占地三畝,由一座兩層樓和一座閣樓組成。
每座小院都修建得很精美,各具風格,所有的小院都用一條帶屋檐的長廊連接起來。
這完全就是量體裁衣,為天子李亨和他的嬪妃們打造的,每個嬪妃住一座小院,李亨住在主院,但這么多院子對李鄴有點太多余了。
獨孤新月笑道,“咱們東西很多,住不了人就放東西吧!其實女護衛們也可以住進來?!?/p>
李鄴府上有十二名女護衛,分三班晝夜保護李鄴的家人,原本讓她們住西院,但住在內宅也可以。
李鄴點點頭,“先暫時住一住吧!等我拿下張掖,咱們就搬到張掖去,在那邊造一座真正的王府?!?/p>
內宅的事情自然有獨孤新月安排,李鄴又去了后軍元帥府,這里便是原來的臨時朝廷,數百名官員擠在一座占地二十畝的官衙內辦公,現在改為后軍元帥府,主管后勤。
說是后勤的官衙,實際上就是河西隴右節度府,只不過還得在秦州再設一座節度府,朝廷方面也能交代。
前期過來的劉晏已經將官衙都安排妥當,李鄴的官房也有了,在官衙最里面,是一座占地一畝的小院,有個小院子,左右參軍房,正官房、參謀室等等。
李鄴有兩名記室參軍,一個是季廣琛的長子季壽春,另一個是堂兄李洵推薦給他的,南鄭縣主簿溫景年,唐朝名臣溫大雅的玄孫,和李洵明經同科,和李洵關系極好。
兩名記室參軍,季壽春負責軍,溫景年負責政,他們的職責是整理文書,甄別輕重緩急,把最重要、最急切的及時呈交給李鄴。
另外還要負責替李鄴草擬各種文書。
兩名記室參軍都是二十余歲,季壽春今年二十五歲,溫景年二十七歲,兩人都精明能干,文采出眾,人品也很好。
官房內,李鄴接見了
出祁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