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車搖晃了一下,鐵軌和輪對碰撞在一起傳來的聲音隨之而來。
“夢是最能反映出一個人內心深處的情感和想法的東西。”
舒爾茨把手肘搭在自己的膝蓋上,雙手合十。
“做這樣的夢,說明你最近壓力很大……或者……準確來說,表明著你內心的不安感和失控感,是你對失敗的恐懼具象化在了夢中。”
在鐵絲網封出的陰影下,火車上現在的光線很是昏暗。
邵明坐在他的對面,一言不發(fā),腦海中全是昨晚上夢到的東西。
自己正處于擠滿了人的電梯中,壓抑,不能呼吸。
夢中的一切是那么的真實,他可以聽到周圍人的交談聲,聞到他們身上散發(fā)出的氣味,感受到面前人的呼吸,唯獨看不到他們的臉。
電梯廂內狹小的空間里充滿了渾濁的空氣,人與人之間幾乎沒有任何的空隙,難以呼吸。
突然,電梯極速下落,一股強烈的失重感在夢中出現,心臟懸起,緊接著便是一次猛烈的撞擊。
四面的墻壁倒下去,
“下墜感……”
舒爾茨接著說道。
“比喻著你對生活失去了掌控,‘電梯’代表著‘上升’,或者換個說法,電梯是通往‘目標’的道路,向上爬,就是在向著你的目標前進。”
“而向下墜,也是代表你對‘無法達到目標’,‘不能滿足預期’的焦慮感。”
“不光是心理的原因,從身體的角度上說,壓力,疲勞,睡眠質量少都會讓你在夢中感受到失重感。”
“佛洛依德學派認為電梯代表著一級一級的等級制度,下落是某種對權威的畏懼;而榮格學派則認為劫后余生的感覺這是一種心理上的‘墜落與重生’,是舊有觀念的崩塌,也是自己認識的轉變。”
“擁擠的人群幾乎是軍團來到火車上在夢中最直接的反應,太多人把你包圍在中間,他們需要你,也因此很難給你留出空間,讓你覺得透不過氣。”
邵明仍然沒有說話,他的腦海中浮現出了昨晚那場夢接下來的畫面。
場景變換,自己又被浸泡在了一處游泳池中。
剛剛墜落的電梯就在旁邊,那破碎的電梯壁明明是鋼鐵制成的,卻能夠浮在水面上,好像水面只是一塊水泥地一般。
自己雖然漂浮在水中,但卻不需要太用力就能夠浮在水面上,泳池中的水包裹著自己,很是冰涼。
但無論自己怎么用力,也無法游到近在咫尺的岸邊。
直到一名老者出現在水邊,自己才得以脫困。
“你從電梯下落到了柔軟的水中,但卻不會下沉,二者雖然都證明了心態(tài)和環(huán)境的轉變,但卻代表了不同的應對方式。”
“你可以從容漂浮在水中,證明你在潛意識中對‘電梯下墜’——也就是無法達到預期的恐懼仍然不算嚴重,這種能夠輕易漂浮起來的能力象征著你最內在的冷靜與適應力,而‘漂浮’又是代表著一種固定的狀態(tài),是‘浮于現在’的表現。”
“但即便如此,你仍然需要‘長者’的幫助才能離開水面,說明你在內心中對自己還有不信任的一方面——長者代表著‘智慧,權威,經驗’,你在內心中仍然認為自己需要他人的幫助才能脫困。”
“既獨立又矛盾的心態(tài)證明了你雖然想要自己做出決策,又渴望獲得外在的幫助乃至權威的認可。”
舒爾茨停頓了片刻。
“總的來講,你最近面臨著獨自承擔更大壓力的新情況,需要更加獨立地承擔責任,但在內心又渴望他人的支持;另一方面,你又很依賴某位長者的支持,也許這位長者還給你帶來了隱隱約約的……束縛感。”
“很準,”邵明苦笑,“我沒想到你還會解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