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泣不成聲,他的承乾啊。
魏征嘆了一口氣,這個世界上的事情可真是難以圓滿。
就像他擁有一位世所罕見的優秀君主,千古明君,但偏偏這位能文能武的帝王有個愛哭的毛病。
在魏征看來,這個世界上大多數的事情都是可以預料的,而他們要做的就是提前預防,若是防不住,那就要思考解決方法。
哭能解決什么問題呢?
好在他們家陛下也不是只會哭,他會一邊哭一邊解決問題。
滿朝文武皆有私心,他也不例外,但也有大愛。
魏征將會提前于歷史的軌跡,成為太子少師,成為太子李承乾唯一的師父。
孔穎達等人自然不愿,可是眼下,誰搗亂李世民就殺誰。
哪怕是昔日的大舅哥長孫無忌也一樣。
長孫無忌企圖插手大外甥的事情,卻簡單直接的被李世民剁了伸出來的爪牙,就連長孫皇后也不站在長孫無忌這一邊。
至少近些日子,長孫無忌只能閉門思過了。
世人大多以為長孫皇后是一位慈母,可當初玄武門之變的時候,她能夠手持利刃護在自己的孩子們面前,那么她就絕對不是一位柔弱的女子。
若是她得知李承乾后面的那些荒唐行徑,只怕也會一邊忍著心痛一邊狠狠的教育自己的這個寄予眾望的長子。
【“太子強,則帝國未來有望,太子弱,則橫生禍端。”】
【“李承乾自然是優秀的,否則也不能復刻他父親當年的英勇,太子胤礽登基以后,在他這位哥哥的支持下,福安建造了一個強盛的帝國,幾十年后,這個帝國和大清守望相助,成為了真正意義上的兄弟之國。”】
【“而我們的另一位皇子福來卻顯然沒有這么大的遠望,直到他死,都是被胤礽捧在掌心里的好弟弟。”】
【“福來出生時,因為難產缺氧,導致他的身體非常的虛弱,但這也是不幸中的萬幸,有多少胎兒因為缺氧而出現許多無法救治的疾病的。”】
【“而福來生在帝王之家,天下供養,享受著母親、姨娘,甚至哥哥嫂子的寵愛,他的身子硬是給補回來了。”】
【“他剛出生的時候幾乎奄奄一息,害怕愛妻傷懷,康熙帝將這件事情隱瞞了下來,更為了以防萬一,不想讓愛妻在與這個孩子感情更加深厚的情況下失去他,他將這個孩子丟給了彼時還是太子的胤礽照顧。”】
【“胤礽給自己抱了個‘大麻煩’回家,好在太子妃瓜爾佳氏溫柔賢淑,兩個人一點一滴,小心翼翼的照顧著福來,硬生生將他從鬼門關拉了回來。”】
【“愛新覺羅家祖傳的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這一點從福來的身上就能夠很明顯的體現出來。”】
【“若非明玉死保,他是沒辦法出生的。康熙帝不知道,自己的這個小兒子正是被他辜負過得理密親王胤礽,上一世,他廢黜他的太子之位,放棄了他一次。”】
【“這一世,因為難產。康熙帝當機立斷的要舍小保大,他又被放棄了一次。”】
【“在太醫的診斷下,當在得知這個孩子活不了多久,養不大的時候,康熙帝做了兩手準備,他一邊積極地求醫問藥,一邊在想失去這個孩子的后路,他似乎又被放棄了一次。”】
【“但是好在明玉是一個極其護犢子的人,更幸運的是福來在家人的呵護下一點一滴的變得健康。一切都在朝著好的方向發展。”】
【“康熙帝早些年其實也是這么做的,他死去的孩子太多了,他已經傷心到麻木了。福來是他和愛妻的幼子,他怎么能不傷心,這是這個家不能有第二個人倒下。”】
【“胤礽登基以后,幾乎是時時刻刻的將福來帶在身邊,胤礽的太子弘皙也是如珠如寶的將這個小叔叔護著。明明自己輩分小一些,卻總是把福來當成自己的孩子疼,要什么給什么。”】
【“胤礽登基的第一件事自然是明玉尊為太上皇后,第二件事就是冊封弘皙為太子,以及冊封福來為福親王。這個封號看起來似乎很草率,哪有用小名里面的字來當封號的。”】
【“有的,當然有的,福來沒什么大志向,只想躺平,家人對他的期望就是平平安安,有福就來。雖然這個封號老讓人覺得有些羞恥,和咱們雍正帝的寶親王一樣有一些肉麻,但是怎么不能說這是一種明晃晃的偏愛呢?”】
【“當然了,福親王的躺平和傳統意義上的躺平不一樣,在康熙帝的縱容下,他也算是長成了紫禁城最恣意的少年,而明玉潑辣的教育讓他沒有走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