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年間,我一直都在思考為什么?我為什么會待這么久?為什么每次提拔的都沒有我?為什么明明做了這么多的努力,但是領導還是看不到?”
“我每天都在思考這些事情,是不是自己工作做的不夠好?還是關系沒有維護到位?”
“后來,我遇到了一位老領導,他的一番話才讓我豁然開朗。”
“他和我說,你管轄的縣城發展算不上最頂尖,但是也屬于第一梯隊,班子團結和老百姓的滿意度還算不錯。但是那些基礎條件差的縣區一把手都提拔了,而你沒有提拔,最重要的問題就是沒有明顯的政績。”
什么是政績?政績就是有一兩個值得被稱贊,或者能夠讓人記得住的大項目。
聽著黃世強的話,李東沐若有所思。他也在縣區工作過,同樣擔任過一把手,對他說的有些話能夠感同身受。
不過,關于政績的理解,兩人有一半的認知相同,但是有一半的認識是完全不同的。
“聽了領導的話后,我就開始認真思考這這件事。那個年代,城市發展整體比較滯后,我們縣雖說有了一定的經濟基礎,但是卻沒有一棟高樓,若是能在我的任期內完成,是不是也是一件突出的政績呢?”
“想到這兒以后,我便召集相關部門商討這件事,大家對建設高樓都十分感興趣,可是現實情況卻打了我們的臉,因為本土沒有一家開發商有實力建成。怎么辦?問題有橫亙在眼前。”
“就在我們思索如何解決困難時,一家市外的開發商找到了我們,希望在縣城拿地搞開發。我們也借機提出了建設高樓的計劃,但是被對方拒絕了,因為他覺得這件事不可行,即便建好了也不可能賣出去或者租出去的。”
“為了促成這件事,我們就不斷的洽談溝通,最終開發商同意了,但是也需要縣委縣政府作出一定讓步,必須突破當時的政策要求,在開發區域周邊拿出一部分的林地,用于商業建設。”
“最終,我們選擇了讓步,高樓在一年半的時間內完成了建設,而建成后,立刻在整個區域內引起了轟動,同時也帶動了周邊的商業和樓房出售,而我也將這座高樓取名為生生大廈,也因為生生大廈直接提拔為了市委副書記。”
講完自己的經歷后,黃世強又看向李東沐。
“東沐老弟,你可能會覺得不可思議?憑著一座高樓不僅實現了提拔晉升,而且還一步到立了市委副書記的崗位上,簡直不可想象對不對?”
李東沐笑著了笑道:“時勢造英雄,組織看人的眼光是不會錯的。”
黃世強搖了搖頭:“組織不會錯,但是負責組織工作的人有時會出現錯誤。若不是因為生生大廈助我完成了政績,上級會看到我的付出和努力?會一步將我提拔到市委副書記的崗位?”
“不可能的。”
“東沐老弟,我十分明白你當前的想法。可是有些時候死守政策就是軸,不僅會讓城市錯失發展的機遇,而且還會讓自己錯失更大的發展機遇,所以做事不能一成不變,適當的作出調整,對你對他都不失為一個明智的決定。”
“我個人認為,當前的衡泰文旅城項目,就是二十多年前的生生大廈,若是能夠讓項目落地,博州的發展前景會更好,你的發展前景也會更好。”
“作為省級層面,面對這么大的項目肯定不會坐視不管,老哥我會將政策和資金向重大項目傾斜,屆時你有了政績,我也有了成績,豈不是互利共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