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巖縣這件事,必須高度重視。這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治安案件,更是對我們群眾工作、法治建設的一次嚴峻考驗,處理不好,會嚴重損害黨和政府的形象,你要親自靠前指揮,務必在最短時間內,給群眾一個公平公正的交代?!?/p>
在李東沐的強力督導下,青巖縣事件的處理迅速而有力。打人的施工人員被依法刑拘,開發商公司被責令停工整頓,并接受全面調查。對于征地補償問題,工作組深入每一戶村民家中,聽取訴求,重新評估,嚴格按照政策和市場標準進行核算和補償。
事件的快速妥善處理,有效平息了民憤,避免了事態的進一步升級。
李東沐雷厲風行、處事公正的風格,也通過這次事件,首次在更廣的范圍內展現出來,贏得了不少干部群眾的認可。
然而,李東沐卻從這次事件中,看到了更深層次的問題。在隨后召開的全省政法工作座談會上,他脫開講稿,語重心長地對與會的高級警官、法官、檢察官們說道:
“青巖縣的事件,給我們敲響了警鐘。為什么看似簡單的征地補償,會演變成惡性沖突?這背后,有沒有我們基層干部工作不細、作風不實的問題?有沒有我們政法機關預警不及時、介入不得力的問題?更重要的,有沒有一些利益集團,依仗權勢,漠視法律、侵害群眾利益的問題?”
他的目光掃過全場,聲音不高,卻帶著千鈞之力:“政法機關是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最后一道防線。這道防線如果守不住,或者守不牢,那么黨和政府的公信力就會崩塌!”
“作為聯系政法工作的副書記,我借這個會議鄭重表態,對于任何違法犯罪行為,無論涉及到誰,都要堅決依法打擊!對于任何侵害群眾權益的現象,無論阻力多大,都要堅決糾正!政法系統必須要有一股清風正氣,要成為人民群眾信賴的守護神!”
這番講話,在全省政法系統內引發了巨大震動。有人感受到了壓力,有人看到了希望。
座談會結束后,省高院院長和省檢察院檢察長再次來到李東沐辦公室,態度比之前更加恭敬,匯報工作的內容也更加務實,主動談到了正在推動的解決“執行難”、提升司法透明度等改革舉措。
李東沐知道,這只是開始。政法系統的沉疴痼疾非一日之寒,要真正扭轉風氣,樹立權威,還需要下大力氣,也需要時機。
農業農村的困境,政法系統的積弊,以及陶治國那若隱若現的“提醒”……
李東沐感到肩上的擔子沉甸甸的,省委副書記這個位置,看似風光,實則是坐在了火山口上。但他沒有退縮,反而激起了更強的斗志。
他拿起筆,在筆記本上寫下了新的思考。
鄉村振興的突破口在哪里?
如何撬動政法系統的深層改革?
如何在新崗位上,既堅持原則,又團結大多數,真正為推動河東省的整體發展貢獻力量?
窗外,夜幕降臨,省委大院的燈光次第亮起,與城市的萬家燈火連成一片。新征程上充滿了挑戰與機遇,前面的路,注定不會平坦。
李東沐的角色,在處理青巖縣事件中的表現和態度,讓全省干部對這位新上任的省委副書記的行事風格有了更清晰的認知。
果決、務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