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事調整非常敏感,尤其是對有想法的人更為突出。
作為常務副區(qū)長,陳立軍也想在這次人事調整中有所行動,尤其是市直單位的一把手崗位還有空缺。
在接下來的幾天時間里,陳立軍每天都奔波在市委大院中,不停的拜訪著自己這些年積累下的人脈資源。
在不停的打點和輸送利益中,陳立軍得到了市委組織部一位領導的答復。對方答應會在這次調整中考慮他的想法,只是究竟能安排去哪里,目前還沒有辦法作出承諾。
陳立軍對此是欣喜若狂,無論讓他去哪里,只要能夠擺脫李東沐的影響就行。
對此,陳立軍也高興了好幾天時間,甚至與李東沐參加同一個會議的時候,眼神都變得不一樣了。
在經過多天的發(fā)酵后,縣處級干部的人事調整終于拉開了序幕。
接到消息后,陳立軍欣喜若狂,可是在市委考察組到江海區(qū)前,他才得知此次考察的對象沒有他。
陳立軍就像是泄了氣的皮球,在氣憤之余,立刻打電話質問市委組織部的領導。可對方給的答復卻是已經幫他運作了崗位調整,只是此次晉升提拔沒有他。
得到這個消息后,陳立軍松了一口氣。
按照常規(guī)晉升提拔來看,常務副區(qū)長的下一步大多數都是正處級崗位,或者副書記的崗位,即便同級別轉崗,至少也會到其他縣區(qū)擔任常務一職。
陳立軍內心的焦慮頓時消散,只要能離開江海區(qū),再干兩年的常務副區(qū)長也無所謂,畢竟除了忙一些,隱性福利還是很可觀的。
翌日,九點。
市委考察組一行來到了江海區(qū)委。此次的考察人選只有組織部部長鄭毅一人。
面對陳立軍落選的情況,私下有不少的干部詢問他的情況,可陳立軍對此好像絲毫不在意,而且還笑著說過段時間就知道了。
看著陳立軍胸有成竹的模樣,一眾干部們也非常好奇他的出處到底是哪里。
成為區(qū)委書記后,干部考察的事情已經不需要他親力親為了,除了必要的見面、談話和會議后,基本上不影響他的正常工作。
從組織部部長到區(qū)委副書記屬于進一步使用,因此只用了一天時間就走完了全部流程。
市委對江海區(qū)領導空缺的事情很重視,在考察結束的次數便按照程序召開了市委常委會,同時,一并研究的還有空缺的其他縣處級崗位,陳立軍就在此列。
常委會結束后,考察公示便刊登在了衛(wèi)安日報上。
五個工作日的公示期轉眼即逝。市委組織部通知此次考察提拔和轉崗的同志統(tǒng)一到市委組織部報到,然后由各縣區(qū)組織部部長統(tǒng)一接走履新。
作為江海區(qū)唯一一個考察的領導,鄭毅屬于是雙向報到,既是接人的,又是被接的。而他提拔副書記后,空缺的組織部部長職位,則由市委組織部辦公室主任下派兼任。
李東沐對這個安排是比較滿意的,畢竟現任的常委領導中并沒有他特別信任的人,紀委書記郭辰峰雖然還不錯,但是這個職位和組織部部長大差不差,也沒有調整的必要。
就在新領導們即將奔赴新的崗位的時候,陳立軍剛剛參加過一個調度會。
“陳區(qū)長,今天新領導就要報到了,今后還要繼續(xù)跟著您服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