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人的規模已經相當于一個小型城市的人口,在這樣一個看似原始的世界里,能夠維持如此規模的集中居住,本身就說明了夏族擁有相當先進的組織管理能力和資源調配能力。
所有散布在平原各處的小型部落都被城堡里面的夏族人嚴格管轄,這種管轄不僅僅是名義上的,更是實質性的全方位控制,從政治決策到經濟活動,從技術傳播到文化傳承,夏族都牢牢掌握著主導權,這種控制體系的精密程度和有效性,遠遠超出了陳楚對這個文明水平的預期。
更令人驚訝的是這些小型部落與城堡之間的經濟關系。
平時,這些小型部落需要的各種生活用品都無法自給自足,必須通過與城堡的貿易來獲得,這種貿易關系表面上看似公平,實際上卻體現了夏族對整個地區經濟命脈的絕對控制。
食鹽是這種貿易關系中最重要的商品之一。
鹽作為人類生存的必需品,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制鹽技術卻被夏族嚴格壟斷,其他部落完全無法自行生產,這種壟斷不僅保證了夏族的經濟利益,更重要的是確保了他們對其他部落的控制力,沒有鹽,任何部落都無法長期生存,這就使得所有部落都必須依賴城堡,必須服從夏族的統治。
武器貿易同樣體現了這種控制策略。
居住在平原上的其他部落只能制造最原始的武器,比如用石頭和木材制作的簡陋工具,而真正有效的金屬武器,包括鋒利的刀劍、堅固的盾牌、精準的箭頭等,都只能從城堡獲得,這些金屬武器不僅制作工藝復雜,更重要的是需要專門的冶煉技術和金屬資源,而這些都被夏族嚴格控制。
為了獲得這些必需品,其他部落必須用自己生產的糧食和捕獲的獵物去與城堡進行交換,這種交換看似公平,實際上卻是一種不平等的貿易關系,糧食和獵物雖然重要,但相對容易獲得,而鹽和金屬武器則需要復雜的技術和專門的設備才能生產,這種技術壁壘確保了夏族在貿易中始終處于優勢地位。
這種經濟控制模式的精妙之處在于,它既滿足了各個部落的基本需求,又確保了夏族的統治地位,其他部落雖然在某種程度上依賴城堡,但這種依賴關系是相互的,城堡需要其他部落提供糧食和其他基礎物資,而其他部落則需要城堡提供技術產品和專業服務,這種相互依賴的關系創造了一種穩定的社會結構,既避免了直接的軍事沖突,又維持了夏族的統治權威。
然而,這種看似和諧的社會結構背后,隱藏著深層的問題。
技術的壟斷意味著知識的封鎖,這種封鎖不僅限制了其他部落的發展潛力,也可能阻礙整個文明的進步,當所有的創新和發展都集中在一個群體手中時,整個社會的活力和創造力就會受到嚴重的限制。
陳楚一邊聽著于索的敘述,一邊在心中構建著這個社會的完整圖景。
這種高度集中的統治模式讓他想起了人類歷史上的許多類似例子,但在這樣一個看似原始的世界里出現如此精密的控制體系,還是讓他感到既驚訝又困惑。
這種社會結構的存在提出了更多的問題。
夏族是如何獲得這些先進技術的?
他們為什么要實施如此嚴格的技術壟斷?
這種控制體系已經存在了多長時間?
最重要的是,這種體系的最終目的是什么?
隨著了解的深入,陳楚越來越確信,這顆星球上的人類文明遠比表面看起來復雜得多,而夏族這個神秘的群體,無疑是解開所有謎團的關鍵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