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來幫我做呀!”
暮南舟瞥了一眼暮楊,看上去沒什么精神,也可能是路上疲了。文管家過來關心暮楊,
“吃晚飯了嗎?跟我去看看想吃什么吧!”
暮楊搓著雙手,他不是不想幫忙,只是狀態不好,正好借口去吃東西,躲進了屋里。
今天是農歷七月初一,暮南舟每年都會在這一天紀念故人,天黑后去山腳下的河畔放蓮燈。
具體是哪一位故人,與他有怎樣的舊緣,暮楊也不清楚。曾經趕上過幾次,暮南舟都會讓他也親手做一只蓮燈。
距離上一次放蓮燈已有六七年的間隔,暮楊思忖著這次沒有給叔父幫忙應該也沒什么問題。
等到姜唯周五來到西山,他就會把曇花請出來,再模擬一次那晚的儀式,看看是否能對他的右手起些作用。
暮楊念著自己的心事,埋頭吃了一整碗飯。
文管家見他無需更多照料,又回到庭院里。
暮南舟在石階上擺好了七只蓮燈,正在收拾材料。
“我也想……做幾個?!?/p>
文管家說得小心翼翼,起初眼睛望向暮南舟,但又快速地低下頭去收回視線。
“我想給我爹做幾個?!?/p>
她喃喃低語道,還想說什么又生生咽了回去。
她本名文雪蓮,父親文勝是一位做紙燈的老藝人,暮南舟是認識的,五年前還參加了文勝的葬禮。由于那天發生些不愉快,文管家一直不敢再提起自家的事情。
時過境遷,今晚是放蓮燈,追思故人的日子,想來暮南舟不會介意。
“那你一會兒收拾吧!”
暮南舟話音冷冷的,臨走前到水缸里撿了幾片葉子放在竹凳上。
文雪蓮是第一次制作這種東西,從前都是守在暮南舟或者暮楊身邊看著,了解過大概步驟,親自動手仍是比較笨拙。
他父親雖說是位手藝人,可她從小并沒有被訓練掌握制燈的本領。文勝經常外出打工,只在年節的時候制作一些常見的紙燈,貼補家用。
文母在她念初中的時候離世,文勝身體也不好,家里還有個弟弟需要供養,于是她早早擔起生活重任,進入市區打工。
暮南舟是在鄉間尋覓紙燈的時候,結識了他們一家人。
他當時是一個二十多歲的小伙子,家境富裕,游歷過很多地方。而她只有初中學歷,沒有一技之長,只是個從大山里走出去的打工妹。
是暮南舟見她廚藝不錯,鼓勵她繼續充實自己的,等她考下來職業證書,暮南舟又熱心地介紹她到富裕人家做保姆。
她終于感受到生活里灑下來暖暖的陽光,對暮南舟無比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