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時刻。
亞得里亞海東北部的天空,湛藍依舊,卻已被無形的高速數據鏈和凌厲的殺機徹底割裂。
來自薩拉熱窩和地拉那方向的GTI聯合空中打擊編隊,如同經過精密計算的致命蜂群,在云端之上悄然匯聚,進入各自的攻擊發起位置。
高空,空警-500預警機巨大的旋轉雷達罩下,戰術協調官冷靜的聲音通過加密頻道傳遍整個攻擊集群:
“巢穴呼叫所有單位,‘砸籠’行動,D時刻確認!執行!重復,執行!”
電子攻擊,作為現代戰爭的先鋒,率先發難。
兩架殲-16D電子戰飛機如同游弋在電磁深淵中的幽靈刺客,率先激活了機翼下和機身內集成的強大電子戰吊艙。
瞬間,一股無形卻狂暴無比、經過精密調制的電磁風暴被精準地投射向杜布羅夫尼克港區及其周邊數十公里的空域。
致盲性壓制達到了極致。
港區外圍山丘上的哈夫克遠程預警雷達屏幕首先被一片令人絕望的、瀑布般的雪花和詭異跳動的干擾回波完全覆蓋,操作員徒勞地旋轉頻率旋鈕,卻發現所有常用甚至部分備用頻段都被難以想象的強大噪聲信號徹底堵塞,系統處理器過載報警凄厲鳴響。
港內錨地,兩艘Comandanti級護衛艦——
“莫羅西尼”號和“比魯托”號
——以及那艘FREMM護衛艦“阿爾皮諾”號上先進的“克羅諾斯”有源相控陣雷達系統剛剛緊急開機,碩大的天線陣面還未完成第一周掃描,巨大的顯示屏就如同被潑上了濃稠的墨汁般瞬間黑屏,或者瞬間被成千上萬個難以識別的假目標信號完全淹沒,火控計算機因數據洪流沖擊而陷入宕機或死循環。
整個港區的防空指揮系統,從岸基指揮中心到艦艇作戰信息中心(CIC),仿佛在剎那間被集體剝奪了視覺和聽覺,陷入了一片巨大的、令人窒息的“電磁迷霧”之中,指揮鏈路中斷,各單元瞬間淪為信息孤島。
防空壓制(SEAD),緊隨其后。
就在哈夫克雷達操作員陷入恐慌,試圖手動切換至最后備份頻率或啟動終極抗干擾程序的短暫窗口期,早已在中空待命、機翼下掛載著Y-91反輻射導彈的兩架殲-16戰機,收到了空警-500通過數據鏈發來的、經過融合處理的精確輻射源坐標參數。
GTI飛行員冷靜地完成鎖定,果斷按下發射按鈕!
咻!咻!咻!
數枚Y-91反輻射導彈脫離掛架,一級助推火箭點火,拖著長長的、耀眼的白色尾焰,沿著敵方雷達波束這最后的“死亡引導”,以驚人的速度直撲輻射源頭!
轟!轟隆??!
港區附近的山丘上,一座“斯帕達”2000防空導彈的雷達站連同它的發射架,在沖天而起的火球和濃煙中瞬間被撕成碎片。
幾乎同時,另一處哈夫克隱蔽陣地內,試圖開機碰運氣的備用雷達車也遭到了同樣的毀滅性打擊,爆炸的沖擊波將殘骸拋向空中!
制造混亂,擴大戰果!
幾乎在同一時間,另外兩架掛載了“雷石-6”精確制導滑翔炸彈和KD-88空地導彈的殲-16戰機,憑借預警機提供的實時目標更新數據,對港區已知的防空導彈發射陣地、港口中央指揮塔樓、以及疑似通訊中心和電力樞紐的關鍵基礎設施,投下了致命的精確制導彈藥!
轟!哐!隆隆??!
巨大的爆炸聲接連從港區不同方向響起,地動山搖!
濃密的黑煙柱滾滾升騰,迅速彌漫開來,進一步遮蔽了視野,有效地壓制了那些殘存的、只能依靠光學瞄準的高射炮和近程防空導彈火力點,并在守軍中制造了巨大的混亂和恐慌。
就在電子壓制達到頂峰、港區亂成一團、絕大多數防空“眼睛”被戳瞎的那一決定性剎那!
在距離港口約一百七十公里外的漆黑海面下,潛艇從深海中悄然蘇醒,進入了最后的攻擊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