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蕾莎急不可耐地把頭盔貼了過來。
看了幾秒鐘,泰蕾莎便嚷了起來:“還真是,居然能在常溫下觀測到,這太不可思議了。”
礫巖不說話了,思考片刻后才斟酌道:“這,難道是生物量子計算機?”
泰蕾莎抬起頭,贊同道:“很有可能,某些生物分子,比如光合作用中的色素分子,本來在低溫或特定環境下可能表現出量子相干性,電子或能量態可以處于疊加態,并且發生量子糾纏。”
“不過,這些都是理論實驗階段的,特萊拉克斯人已經把這個實用化了?”
礫巖:“事實就是如此,從目前觀測的情況看,他們應該是利用dna分子的堿基對編碼量子信息,通過dna的自組裝特性構建的量子電路。你對基于dna分子的生物量子計算機了解多嗎?”
泰蕾莎答道:“有一些了解,因為我們之前也做過相關研究,總的來說,這種方式有三大優點,一是可以在室溫下實現量子效應,而不需要提供傳統量子計算機的絕對零度環境。”
“二是dna計算天然具備并行性,結合量子疊加可能實現指數級加速,比常規量子計算機的速度快太多了。”
“三是生物量子計算機具備自修復和自適應性,生物系統的自我修復和演化能力可以提升量子比特的穩定性。”
礫巖聽得一愣一愣的,沒想到這看似丑陋的外殼,居然還藏著這么先進的生物量子計算系統。
強烈的好奇心,讓礫巖有些迫不及待地道:“我們接著看下面兩層?”
“好!”
重復了一遍采樣和觀測,礫巖不說話了,很安靜地等著泰蕾莎下結論。
“嗯,這一層,好像是某種生態系統,用于供給資源的。”泰蕾莎終于抬起了頭。
“類似我們飛船上的生態循環和生命維持系統?”礫巖問道。
“差不多,不過比我們的要復雜多了,你看,這里的藻類-細菌共生池里,光是藻類就有數千種,絕大部分我都沒見過,也不知道特萊拉克斯人是從哪里找的,我猜大概率是通過基因培育人造出來的新物種。”
“這個共生池的主要作用,應該是靠這些藻類,將高效轉化為為氧氣和蛋白質。”
“包括這些花樣繁多的真菌,可以把有機代謝物轉化為肥料,供應共生池里的各種生物使用。”
“這套東西,我估計至少能讓這艘生物戰艦,不需要外部給養的情況下,航行數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