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畝?!”
宋父和宋母同時叫出聲來。
陳氏聽見這話,整個人僵在原地。
她嘴巴一下子張得老大。
她直愣愣地盯著宋綿綿:“綿丫頭,你、你說啥?十畝地?咱家啥時候有這么多地了?”
宋綿綿笑著走上前,聲音輕快。
“娘,爹,別愣著了,先進院子說話。”
進了院子,她這才停下腳步,轉(zhuǎn)身掏出張折疊得整整齊齊的紙。
白紙黑字寫得明明白白。
“城東南十畝田,東至姜家埂,南臨官道,西靠溪渠,北接柳林坡。產(chǎn)權(quán)歸屬宋氏家族,永為業(yè)產(chǎn)。”
宋父的手一下子抖了起來。
“這、這……這真、真的是地契?綿丫頭,你哪兒來的?這可是官府蓋印的!”
他一路小跑奔向雞棚那邊,像是想起了什么要緊事。
他手忙腳亂地掀開墻角那塊舊草席。
草席底下壓著一塊石板,他又趕緊把石板挪開。
下面露出個半人高的陶罐。
“綿丫頭,過來!”
他喘著氣喊道。
這是他攢了整整五年的“肥引子”,是每年春耕時從最好的漚肥堆里挑出的精華,一點一點存下來的寶貝,專為將來大用而備。
宋綿綿好奇地歪著頭問。
“爹,這玩意兒黑不溜秋的,到底有啥用啊?看著也不像啥稀罕東西。”
宋父一本正經(jīng)地站在肥堆旁。
“你可別小瞧它,這可是咱們從山里老道那兒打聽來的好東西,叫‘肥引子’,是寶貝哩!加進去,能催著新肥快點熟,比原先省一半的工夫。”
宋綿綿眼睛頓時亮了起來。
“太好了!這樣一來,咱們就不用干等著,能早點把肥撒下去,趕得上春耕那一茬地!地不等人,這可是大事!”
宋父挽起袖子,擼起褲腿,像個指揮官一樣安排任務(wù)。
“一層糞,一層秸稈,再來一層落葉,每鋪一層,就得撒一把‘肥引子’,這才勻?qū)崳虐l(fā)得快。”
干到一半,他忽然一拍腦門。
“差點忘了這關(guān)鍵一步!”
說罷,轉(zhuǎn)身就朝村邊那條快干涸的河溝跑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