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臉上不再有方才的嬉笑,取而代之的是一抹罕見的認真神色。
“黎大人,這鋪子和執照,是我答應幫你們修水渠換來的工錢,一分一厘都算得清清楚楚。”
她抬起另一只手,指了指身旁那一排碼放整齊的陶罐。
“但火藥方子,我不賣。”
黎安一愣,瞳孔微微一縮。
那一刻,他才真正明白過來,眼前這鼻尖上還沾著些許黑灰的小姑娘,年紀雖輕,心思卻深得驚人。
她看似跳脫不羈,愛耍寶、喜歡斤斤計較每一文錢。
可實際上,心里其實門兒清,什么都看得透徹。
家國大事和私人利益之間,她分得明明白白,從不曾混淆。
之前那些嬉皮笑臉、討價還價的模樣,不過是個外殼罷了。
而在那副俏皮外表之下藏著的,是一顆冷靜清醒、進退有度的心。
“大概十天后,新縣令到任,水渠開始試水。”
他鄭重地收起火藥圖紙,指尖在紙角輕輕撫平。
宋綿綿點頭:“行,我跟里正都說好了,土豆推廣的事馬上就鋪開,回去就得抓緊干。”
回到家,她立馬叫上家人,把剩下那一片土豆全收了回來。
陽光灑在田埂上,泥土還帶著清晨的濕潤。
一家人齊心協力,揮動鋤頭,翻挖泥土。
一個個圓滾滾的土豆從地里冒出來。
剛把最后一筐搬下車,里正爺爺就急匆匆跑來了,手里攥著個小本子。
他一邊喘氣一邊揮手,臉上卻滿是喜色。
“綿丫頭!一共二十四戶報了名要種土豆!”
老人翻開本子,聲音激動得有些發顫。
“我都挨家挨戶問過了,大伙兒都信你!說綿丫頭種出來的土豆又大又多,準沒錯!”
宋綿綿飛快算了算:“那就是得準備一百二十斤種薯。”
她一邊說著,一邊迅速在心里盤算著每戶分多少、留多少備用。
里正樂了:“喲,一口就說準了總數,厲害嘛!”
他忍不住豎起大拇指,眼神里滿是贊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