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嫂。”
宋綿綿目送弟弟走遠,轉頭對陳氏開口。
“再過幾年,也讓軍軍開始讀書吧。”
陳氏先是心頭一喜,可過了片刻,又輕輕嘆了口氣。
“唉……小弟讀書已經花了不少錢,光是束修和紙筆就不便宜。咱們家底薄,又要養老小,又要應付荒年,哪還有余錢供第二個孩子念書呢?”
宋綿綿轉過身,認真看著陳氏,語氣堅定。
“大嫂,讀書不是花錢,是投資。咱們普通人,想要改變命運,讀書是最快的路。哪怕只是一線希望,也要為孩子爭取。”
陳氏眨了眨眼,似懂非懂。
她本就心疼兒子軍軍聰明卻沒機會上學。
如今見宋綿綿提起,心里頓時涌起一陣暖流。
“走吧。”
宋綿綿自然地挽起陳氏的手臂。
“回家后好好想想,怎么多賺點錢。哪怕擺個小吃攤,織些粗布賣,也能攢下幾個銅板。只要咱們不放棄,將來咱家說不定真能出兩狀元!”
陳氏被她這話逗得直笑。
“你做夢呢吧?狀元哪有那么好考!我聽村里的老秀才講,咱們盤陽縣,一百年都沒出過一個狀元了,連進士都寥寥無幾,你還指望兩個?”
宋綿綿腳步未停,側過頭問道。
“哪怕是三甲之內的,也算光宗耀祖了。”
陳氏想了想,眉頭微微皺起。
“好像……有個榜眼吧,名字記不太清了。咱們家嘛,祖上幾代都沒出過讀書人,連個秀才都沒見過。齊飛算是頭一個肯念書,不容易啊。”
宋綿綿挑了挑眉,心中悄然盤算著。
看來宋家的底子確實不厚。
這倒也不奇怪,普通農戶人家,能吃飽穿暖就不錯了,哪有余力供子弟讀書考功名?
可她并不覺得弟弟說的話是瞎吹牛。
齊飛那孩子向來穩重。
就算祖上沒人出息,也不代表培養不出人才。
世間之事,本就沒有一成不變的道理。
只要肯下功夫,什么事都有可能做到。
更何況,她這弟弟腦子靈光得很。
她剛剛看了他文章。
雖然遣詞造句還略顯生澀,但內容卻非常扎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