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聽到管邵寧三字,魏忠賢的臉色就變得古怪起來。
他想了想道:“陛下……這只怕不妥吧,管邵寧沒有參加殿試。”
天啟皇帝亦是一臉為難地道:“所以朕才在思量,如若不然,這些個阿貓阿狗,如何能和管邵寧相比?朕下旨,以‘大治天下’為題,就是想要從這數百貢生身上,找到治天下的方法。”
說到這里,天啟皇帝頓了頓,繼續道:“可這些貢生,沒有一個人給朕做了答卷,不過是作他們花團錦簇的文章而已。”
天啟皇帝嘆息道:“朕現在在想的是,朕到底是真正要追尋治天下的方法呢,還是取一篇花團錦簇的文章。你懂朕的意思了嗎?”
魏忠賢如何不懂?
狀元的名號,可不是白給的。
能成為狀元的,將來都可能要出將入相。
這就意味著……皇帝需要的是什么樣的人,在十年二十年之后,輔佐他,或者說……輔佐皇帝的兒子。
你的需求是什么?
回答了這個問題,才能得出真正的答案。
魏忠賢倒沒有多猶豫,便道:“奴婢以為,既然陛下為殿試主考,那么自然一切自是陛下圣裁。”
這回答可謂是等于沒說差不多!
“是啊。”天啟皇帝顯得有些猶豫:“朕若是不取這些好看的文章,只怕這朝野內外,又要痛罵朕了。可若是朕取了,那么……將來讓這樣的人來輔佐長生嗎?”
一提到了長生二字,天啟皇帝的臉色明顯的更加凝重起來。
而這時候,魏忠賢已經不說話了,他太了解陛下了,陛下這個人,有自己的主見,而且一般情況之下,不會隨意受人影響。
于是魏忠賢很聰明地移開話題道:“奴婢聽說……張賢弟要練一支精兵。”
天啟皇帝瞪他一眼:“怎么,你也有興趣?”
“這個可沒有。”魏忠賢連忙撥浪鼓似的搖頭,笑呵呵地道:“張賢弟忠心為國,令人欽佩。”
天啟皇帝卻是嘆口氣:“他說要練的,乃是一支野戰軍,專門在城外,與建奴人對決,一決雌雄。”
魏忠賢笑著道:“這是初生牛犢不怕虎啊,那就更加讓人欽佩了。”
天啟皇帝覺得魏忠賢的話里,頗有幾分諷刺意味,于是道:“怎么,你也覺得不可行?”
魏忠賢道:“若是野戰能勝,奴婢斗膽而言,這區區建奴,還能成今日之勢嗎?只怕早就被滅了十回八回了。”
天啟皇帝點頭道:“我軍擅守,建奴人擅攻,確實該揚我大明所長,而不能以我之長,克敵之短。”
天啟皇帝說到軍事,倒是頭頭是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