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不敢欺君。”
天啟皇帝嘆了口氣道:“好了,朕知道了。”
這意思大抵是,接下來該怎么樣就怎么樣吧,看來也只能起復楊嫻了。
當然,這畢竟是極小的事,就算起復,在天啟皇帝的心目中,也不過是區區一個侍讀而已,如螻蟻一般,不值一提。
天啟皇帝突然想起了什么,又道:“你去功考時,可去過清平坊?”
“這……”
看這家伙的表情,天啟皇帝一下子就明白了。
于是天啟皇帝道:“知道了。”
“不過臣見過張百戶。”
天啟皇帝驟然來了興趣,問道:“如何?”
趙霽顯得猶豫地道:“臣不敢說。”
天啟皇帝道:“你但說無妨,說了什么,朕也不會怪罪。”
趙霽這才大著膽子道:“此人粗鄙,實為一莽夫,看來……當初孫閣老有些言過其實了。這樣的人,可以去邊鎮做一百戶,確實不該為官一方。”
這顯然并不是天啟皇帝喜歡聽到的,天啟皇帝的臉色驟然難看起來,接著拂袖道:“知道了,下去吧。”
看天啟皇帝十分不悅的態度,趙霽心里惴惴不安起來,心里說,這不是你讓我直說的嗎?我直說了啊。
他慌忙告退。
天啟皇帝等他走了,嘆息一口氣。
張靜一的名聲,為何這樣臭呢?
只因為文武殊途?
這幾日連日暴雨。
天啟皇帝的心也沉了不少。
過了兩日,黃立極與孫承宗覲見。
天啟皇帝站在暖閣前的長廊上,看著這雨幕傾瀉而下,遇到這樣的雨水,紫禁城中極少見的千龍吐水便可重現。
千龍是指殿柱下面伸出的千余個石雕龍頭,每當雨天時雨水就從龍口中排出,雨水越大,排水的龍口越多,只有這樣的豪雨,才可出現這樣壯觀的景象。
“陛下……”黃立極朝天啟皇帝行了個禮,道:“這里風雨大,陛下請入閣避雨。”
“無礙。”天啟皇帝擺擺手,顯出幾許憂心,口里道:“朕在想,這樣的暴雨,已延續了數日,只怕百姓們要遭災了。”
黃立極道:“各部也在想辦法紓解,請陛下勿憂。噢,還有一事,關于那楊嫻下的起復……”
天啟皇帝淡淡道:“你們進上來的奏疏,朕看過了,過兩日,朕會批紅的,一個侍讀,也勞黃卿這樣記掛在心嗎?”
“這是百姓們的愿望……”黃立極尷尬道:“臣為宰輔,也要遵從民愿。”
天啟皇帝道:“那你來說,張靜一與這楊嫻孰優孰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