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聶伯羅彼得羅夫斯克,2025年10月12日,星期日,凌晨
巴士在凌晨的寒意中抵達破舊的長途汽車站。
彼得羅夫和李海鎮隨著人流悄然下車,迅速消失在車站附近迷宮般的小巷里。
烏克蘭東部工業城市的空氣彌漫著煤煙、鐵銹和一種無形的緊張感,與相對西化的利沃夫截然不同。
他們此行的核心目的,是聯系一個代號“扳手”的FSB深度潛伏人員。
此人并非情報員,而是負責為特殊行動提供“非標準”裝備——
即武器、爆炸物、特種工具
——的隱秘節點。
“扳手”經營著一家不起眼的汽車修理廠作為掩護,其身份和據點都是FSB內部高度機密,理論上應未被利沃夫暴露的“夜鶯”網絡污染。
抵達后,彼得羅夫立刻通過一個極其隱蔽的、只用于緊急聯絡的備用頻道(一個特定時段播放特定廣告的本地電臺頻率)嘗試聯系“扳手”。
然而,收到的回復并非確認信號,而是一串極其簡短、充滿不祥預感的加密數字序列。
那是“扳手”預設的最高級別警報信號:
“感覺被監視,極度危險,勿近!”
“情況不對,‘扳手’預警了。”
彼得羅夫壓低聲音,“他被盯上了。可能是利沃夫事件的連鎖反應,SBU在深挖整個網絡。”
“裝備必須拿到。”
李海鎮的聲音冰冷而堅定,“沒有武器,去基輔就是送死。去他據點,確認狀態。如果是陷阱,就拔掉釘子,拿走我們需要的東西。”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但他們別無選擇。
沒有“扳手”提供的武器和裝備,刺殺西爾斯基的任務無從談起。
兩人利用黎明前最黑暗的時刻,憑借地圖和謹慎的觀察,避開主干道監控,穿行在工業區邊緣的工人住宅區,朝著“扳手”登記在秘密檔案里的家庭住址摸去。
那是一棟位于工廠家屬區邊緣的老舊紅磚三層小樓,“扳手”的家在一樓,附帶一個臨街的小院。
凌晨四點,萬籟俱寂,只有遠處工廠隱約的轟鳴和路燈昏黃的光暈。
還未靠近,一種極度不協調的寂靜感就籠罩了兩人。
太安靜了,連狗吠都沒有。
小院的門……
虛掩著一條縫。
濃重的、令人作嘔的血腥味,從門縫里絲絲縷縷地滲透出來,彌漫在冰冷的空氣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