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宣和三年九月,海上風云變幻,一艘艘懸掛宋朝赤色龍旗幟的滄瀾舸,在波濤中探尋未知的遠方。
其中一艘名為“滄瀾號”的巨船,在陳太初的帶領下,歷經一年多的時間以及艱苦航行,終于緩緩駛入了南美洲厄瓜多爾的瓜亞基爾灣。
當“滄瀾號”那巨大的船身和高聳的巨帆出現在瓜亞基爾灣的海平面上時,海岸邊蕉林里的土著查奇族居民被這從未見過的龐然大物驚呆了。
他們祖祖輩輩生活在這片沿海地帶,從未見過如此巨大、如此精巧的船只。
那船身雕刻著精美的龍紋圖案,在陽光下閃耀著神秘的光芒;巨帆如同云朵一般,在微風中獵獵作響。
查奇族的戰士們迅速登上獨木舟,手持簡陋卻鋒利的武器,小心翼翼地靠近“滄瀾號”。
他們的眼神中既有好奇,又有警惕。陳太初站在船頭,看到這些皮膚黝黑、眼神靈動的土著居民,心中既興奮又緊張。
他示意船員們放下軟梯,邀請查奇族的代表登上船來。
查奇族的酋長卡托勇敢地登上了“滄瀾號”。
他穿著用獸皮和樹葉制成的衣服,脖子上掛著用貝殼和骨頭串成的項鏈,眼神中透露出一種原始的威嚴。
陳太初熱情地迎接了卡托,命人端上了精美的茶點和絲綢制品。
卡托好奇地看著這些從未見過的東西,他拿起一塊絲綢,輕輕撫摸著,臉上露出了驚訝的表情。
作為回禮,卡托讓人劃著獨木舟回去,不久后,他們載來了金蕉和木薯。
金蕉色澤金黃,散發著誘人的香氣;木薯則個頭飽滿,一看就是當地的特產。
陳太初對這些禮物十分滿意,他命人拿出了大宋的青銅犁鏵送給卡托。
卡托接過青銅犁鏵,感受到它的沉重和鋒利,眼中滿是驚喜。
他知道,有了這個工具,他們族里的農田耕種將會變得更加輕松高效。
卡托興奮地向陳太初介紹起他們族里的一些事物,還拿出了一種他們稱之為“地果”的東西。
這地果是一種塊莖,紫皮白心。
船員們都感到十分新奇,但是陳太初知道,自己的要找的東西終于找到了“土豆”。
卡托讓人當場把地果蒸熟,分給大家品嘗。
蒸熟后的地果綿軟如雪,味道香甜,眾人都贊不絕口。
在接下來的幾天里,“滄瀾號”的船員們和查奇族的居民們相處得十分融洽。
船員們教查奇族的居民們使用青銅犁鏵,而查奇族的居民們則教船員們如何在這片沿海地帶捕魚和采集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