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佑四年,二月十三,應天府(南京),康王行宮。
殿內熏香裊裊,卻壓不住那股蠢蠢欲動的野心與陰謀的氣息。康王趙構志得意滿地聽著麾下文武七嘴八舌的議論,直到那站在陰影中的火疤臉軍師緩緩開口,嘶啞的聲音如同鈍刀刮過骨茬,讓喧鬧的大殿瞬間安靜下來。
“……直取汴梁,固然是正理。但諸位別忘了,那陳太初……”火疤臉軍師踱步上前,面具下那雙陰鷙的眼睛掃過眾人,最終落在趙構臉上,“……其根基不在汴梁,而在開德府!此人經營多年,開德府可謂錢糧廣聚,甲兵精良,更兼通聯海外,實乃殿下心腹大患!若我軍全力攻汴梁,陳太初必率其海外精銳回援,或自河北南下,或自海路襲我側背!屆時我軍腹背受敵,大事去矣!”
他停頓了一下,欣賞著眾人臉上變幻的神色,繼續用那令人不適的嗓音說道:“故而,在下以為,當雙管齊下!殿下親率主力,做出猛攻汴梁之勢,牽制汴梁守軍。同時,派一員上將,領一支偏師,悄無聲息,直撲開德府!端其老巢,焚其糧秣,毀其船廠,擒其家小!如此一來,陳太初必然軍心大亂,首尾不能相顧!此乃釜底抽薪之策!”
殿內一片死寂,落針可聞。這計策之狠毒刁鉆,讓在場許多自詡沙場老將、經年老吏的人都感到一股寒意從脊椎升起。
趙構眼中卻爆發出極度興奮和殘忍的光芒,他猛地一拍大腿:“好!先生此計,深合吾意!妙!絕妙!”他仿佛已經看到陳太初得知老巢被端、家小被擒時那絕望崩潰的模樣,不由得哈哈大笑起來,“陳太初啊陳太初,任你奸猾似鬼,這次也要喝本王的洗腳水!上次他與趙桓鬧掰,跑去海外躲清靜,本王還去‘探望’過他,他那嬌妻美妾、寶貝兒女可都在開德府王府里呢!這次,正好一鍋端!哈哈哈!”
火疤臉軍師面具下的嘴角,也勾起一絲冰冷的、得意的弧度。他心中冷笑:“陳太初,你滅我高麗,毀我事業,此仇不共戴天!你以為我樸承嗣遠遁海外就奈何不了你了嗎?我忍辱負重,改頭換面,等的就是這一天!先毀你根基,再讓你眼睜睜看著家眷受辱,最后將你碎尸萬段!方能解我心頭之恨!”
沒錯,這火疤臉軍師,正是當年高麗的樸承嗣!遼東失敗后,敗逃北海道,然后又到日本本島,最后讓陳太初追到日本,火海中逃脫,落下了火疤臉,他帶著刻骨的仇恨和少數死士漂泊海上,靠著茫茫大海的開闊,做起了海盜的勾當,而且他還有制作火藥與火統的技術,龜殼船也是出自他的設計,有這些,在海上無往不利,天佑元年,知道陳太初不上康王趙構的船,機緣巧合勾結上了同樣對陳太初有怨恨的康王趙構。他深知陳太初的厲害,故而定下這調虎離山、釜底抽薪的毒計,一步步引導康王將攻擊矛頭指向陳太初最核心、也最脆弱的軟肋——開德府!
“就依先生之計!”趙構霍然起身,意氣風發地下令,“傳令!命后軍統制張仲熊(原汴京禁軍宿將,后投靠康王)為將,火疤臉先生為軍師祭酒,率步騎八千,水師戰船二十艘,即日啟程,沿運河北上,經淮陽、入五丈河,突襲開德府!務求迅猛隱秘,打他個措手不及!所得錢糧女子,盡賞將士!”
“末將遵命!”一員身材魁梧、面帶兇悍之氣的將領出列領命,正是張仲熊。那火疤臉樸承嗣也微微躬身,面具下的目光閃爍著怨毒與快意。
數日后,二月十七,京東東路,曹州定陶縣外。
春寒料峭,運河與五丈河交匯處,水波粼粼,尚未完全解凍的冰凌隨著水流輕輕碰撞。一支龐大的軍隊正沿河北岸扎營,旌旗招展,號衣混雜,既有康王新軍的標識,也有不少舊禁軍的打扮,正是張仲熊與樸承嗣率領的突襲開德府的偏師。
大軍行動遠不如預期順利。康王麾下雖得部分新式裝備,但軍制混亂,號令不一,輜重繁多,八千人馬拖拖拉拉,走了數日方才抵達定陶。此刻,寬闊的五丈河橫亙在眼前,阻斷了通往開德府的最近道路。
“快!搭建浮橋!征集民夫!征用所有船只、門板、羊皮筏!”張仲熊騎在馬上,不耐煩地呵斥著工兵和地方官吏。
定陶知縣早已得到康王“諭令”,不敢怠慢,親自帶著衙役驅趕民夫,將征調來的門板、木料、甚至百姓家的桌案、床板都搬了出來,又將搜羅到的數十只羊皮筏子推入河中。河面上,兵士們呼喝著,笨拙地用繩索將這些材料連接固定,試圖在湍急的河流上架設起一條通往對岸的通道,進度緩慢,場面混亂。
距離河岸不遠處,一片枯黃的蘆葦蕩中。
李鐵牛如同泥塑木雕般趴伏在地,身上蓋著枯草,只露出一雙銳利如鷹的眼睛,死死盯著河對岸那一片忙亂景象。他奉陳太初之命,在應天府至汴梁一線監視康王大軍動向,卻意外發現了這支脫離主力、悄然北上的偏師。他一路尾隨,直至定陶。
起初,他以為這支軍隊是要北上攻擊大名府或切斷運河糧道。但此刻,看著敵軍不惜工本、急于在五丈河上架設浮橋的舉動,一個可怕的念頭如同閃電般劈入他的腦海!
五丈河對岸,不再是通往河北腹地的廣闊平原,而是直指東北方向——那里,是濮州、是澶州,是……開德府!
“他們……他們不要輜重,輕兵急進,架浮橋過河……不是去打大名府……也不是去斷漕運……”李鐵牛的心臟驟然縮緊,一股冰冷的恐懼瞬間席卷全身,讓他幾乎窒息!
“這廝!這廝是要突襲開德府!”他睚眥迸裂,牙關緊咬,從喉嚨深處發出一聲壓抑到極致的、充滿驚怒的低吼!
開德府!那是秦王殿下的根基所在!是王府家眷、是糧草軍械、是海外貿易的核心!如今殿下親率精銳遠在汴梁,府中留守兵力空虛!若被這支八千人的敵軍突襲得手……后果不堪設想!
李鐵牛猛地收回目光,身體如同貍貓般悄無聲息地向后縮去,心臟狂跳,冷汗瞬間濕透了后背。他必須立刻離開!必須用最快的速度,將這天大的消息,送回開德府!送回汴梁大營!
他最后瞥了一眼對岸那逐漸成型的浮橋和喧囂的敵軍,眼中充滿了前所未有的焦急與殺意,隨即轉身,如同鬼魅般消失在茫茫的蘆葦蕩深處。
喜歡宋朝的脊梁請大家收藏:()宋朝的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