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佑四年,二月二十四,西北,秦鳳路,鳳翔府,種家軍帥府。
凜冽的北風卷著黃土高原的沙塵,拍打著帥府的窗欞。廳內,炭火盆燒得正旺,卻驅不散秦鳳路經略安撫使、知鞏州軍州事種彥崇眉宇間那化不開的凝重與寒意。他佇立在一幅巨大的西北輿圖前,手指無意識地敲擊著興慶府(今銀川)的位置,眉頭緊鎖,仿佛能穿透這薄薄的紙張,看到那片土地上空正在凝聚的戰爭陰云。
“報——!”
一名斥候風塵仆仆地沖入廳內,單膝跪地,聲音因急促而帶著沙?。骸按髱?!緊急軍情!興慶府以北,賀蘭山隘口外,發現大隊人馬調動跡象!煙塵蔽日,看旗號與衣甲……是西夏‘鐵鷂子’的制式!兵力……恐不下數萬!另有多股小股騎兵,不斷襲擾我邊境哨卡,擄掠邊民!北面諸寨,已有多處烽火臺點燃!”
盡管早有預料,但當真正確認這個消息時,種彥崇的心中還是猛地一沉!他最擔心的事情,還是發生了!西夏余孽,果然趁火打劫!
“李仁孝……”種彥崇從牙縫里擠出這個名字,眼中寒光閃爍。這個西夏末代國主的后裔,自當年西夏被陳太初與種家軍聯手攻滅、其父李乾順兵敗身死后,便一直率領殘部流竄于漠北與河西走廊交界處的苦寒之地,猶如一頭受傷的孤狼,舔舐傷口,伺機復仇。種家鎮守西北多年,與這股殘余勢力摩擦不斷,深知其兇悍與頑固。沒想到,中原劇變的消息傳得如此之快,這頭餓狼,竟真的選擇在這個大宋中樞最為虛弱的時刻,亮出了獠牙!
“可探明敵軍具體動向?主將是誰?”種彥崇沉聲問道,聲音帶著久經沙場的沉穩。
“回大帥!敵軍行動極為詭秘,大隊人馬晝伏夜出,精銳斥候四處清場,我方哨探難以靠近。但根據其兵鋒所向及擄掠邊民的口供判斷,其首要目標,必是興慶府!至于主將……雖未見到李仁孝的王旗,但觀其軍容整肅、調度有方,絕非尋常部落頭人所能為,極有可能便是李仁孝親自統帥!”斥候篤定地回稟。
種彥崇緩緩坐回帥椅,手指揉著發脹的太陽穴。局勢,前所未有的嚴峻!他麾下雖有五萬能征善戰的種家軍,但需要布防的區域實在太廣!東面要警惕河東路可能出現的變故,南面要監控吐蕃諸部的動向,雖已臣服,但難保沒有心懷叵測者,西面還要維持河西走廊的暢通。如今,北面又來了李仁孝這個心腹大患!兵力,捉襟見肘!
更讓他憂心的是,據零星情報顯示,李仁孝這十幾年并未閑著,他通過西域商路和某些見不得光的渠道,不僅重新武裝起了鐵鷂子重甲騎兵,竟然也裝備了不少燧發火銃和輕型虎蹲炮!雖在質量和數量上可能不如宋軍制式裝備,但足以改變戰場規則,讓這場即將到來的攻防戰,變得更加血腥和不可預測!
“大哥!”一旁,種彥崇的堂弟,驍將種力忍不住開口道,“興慶府絕不容有失!那是我們在河套平原的屏障,一旦被李仁孝占據,便可南下威脅關中,西進切斷河西走廊,后果不堪設想!讓俺帶兵去增援彥崧(種彥崧,種彥崇族弟,現任興慶府防御使)吧!”
種彥崇抬起頭,目光銳利地看向種力,又掃過廳內其他幾位神情焦灼的將領。他何嘗不知興慶府的重要性?但……吐蕃方向呢?岳元帥東出潼關時,曾再三叮囑,吐蕃諸部看似臣服,實則暗流涌動,尤其與西夏殘余素有勾結,必須重兵監視,以防其趁火打劫!若此時分兵北上,吐蕃一旦有變,則西北全局危矣!
他沉吟片刻,眼中閃過一絲決斷,猛地一拍帥案:“力弟!”
“末將在!”種力踏前一步,聲若洪鐘。
“著你率精銳步騎一萬,攜半月糧草,及全部配屬的虎蹲炮、火銃,即日啟程,星夜馳援興慶府!抵達后,一切防務聽從彥崧指揮!你的任務,不是出城浪戰,是協助彥崧,依托城防,給我死死守住興慶府!沒有我的將令,絕不可主動出擊!務必堅持到……中原局勢明朗,或岳元帥回師!”種彥崇的聲音斬釘截鐵。
“末將遵命!”種力抱拳領命,眼中燃燒著戰意。
“其余諸將!”種彥崇目光掃過眾人,“各歸本鎮,加固城寨,整軍備武!多派斥候,嚴密監視吐蕃、河東方向動向!糧草軍械,務必充足!非常時期,敢有玩忽職守、動搖軍心者,斬立決!”
“遵命!”眾將轟然應諾。
“另,八百里加急!”種彥崇看向書記官,“立即起草文書,將西夏入寇之事,急報洛陽岳元帥及開德府秦王殿下!請岳元帥速定關中之局,以備不測!請秦王殿下……統籌全局,早定大計!”
“是!”
軍令如山,整個種家軍這臺戰爭機器,隨著種彥崇的命令,開始高效而緊張地運轉起來。
幾乎在同一時間,西北,賀蘭山北麓。
一支龐大的軍隊,正如同沉默的潮水,沿著古老的山道,向南涌來。隊伍中央,一桿殘破卻依舊猙獰的西夏“白高大夏國”王旗在風中獵獵作響。旗下,一名身著華麗鎏金鎧甲、面容陰鷙、年約四旬的將領,正勒馬遠眺南方隱約可見的興慶府輪廓。正是西夏末代國主后裔,李仁孝!
他的眼中,燃燒著刻骨的仇恨與病態的狂熱!十幾年的流亡生涯,十幾年的臥薪嘗膽,他無時無刻不想著光復故國,血洗前恥!如今,大宋內亂,天賜良機!他幾乎傾盡所有,集結了所能動員的六萬大軍(雖多為部落聯軍,但核心的一萬鐵鷂子和五千火器部隊乃是他親自訓練的精銳),更是通過秘密渠道,耗費巨資,裝備了足以打一場攻堅戰的燧發槍和輕型虎蹲炮(這些火炮可用騾馬輕松拖曳,非常適合西北地形)!
“種家軍……陳太初……趙桓……”李仁孝喃喃自語,嘴角勾起一絲殘忍的弧度,“你們欠我大夏的,該連本帶利還回來了!興慶府……不過是開始!長安……汴梁……終有一日,我大白高國**的鐵騎,將再次踏足!”
他猛地抽出腰間的彎刀,刀鋒指向南方,用黨項語發出野獸般的咆哮:“兒郎們!前面就是興慶府!那里有吃不完的糧食,搶不完的財寶,還有……殺不完的宋人!用你們手中的刀和火,奪回我們的土地!用宋人的血,祭奠我們的先祖!目標——興慶府!殺——!”
“哦——!”
“殺光宋狗!”
“光復大夏!”
數萬西夏士兵發出山呼海嘯般的嚎叫,如同決堤的洪水,裹挾著復仇的烈焰,向著那座曾經屬于他們、如今卻由種家軍鎮守的西北雄關,洶涌撲去!賀蘭山為之震動,黃河為之嗚咽!一場決定西北命運的血戰,即將在這片古老的土地上,慘烈上演!